阳光设备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快评
转型,瞄准价值链高端
当企业套上固定资产的枷锁,要如何做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晶龙和它旗下的阳光设备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 创新。而这里所指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上的攻坚克难,亦涵盖价值链上的转型升级。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卫平给出了转型升级的三种主要途径———
一是主导产业依次更替,比如由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
二是将制造加工环节做到极致,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
三是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向价值链高端走。
从“修”到“造”,从“制造”到“创造”,毫无疑问,阳光设备选择的是第三种途径。
光伏装备制造有其跨界性。它既隶属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又与光伏这个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
立足传统装备制造业,我们看到,我省是一个装备制造大省,拥有唐车、中钢邢机这样的优势企业。但同时,也因为搞惯了钢筋水泥,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又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桎梏。
放眼新兴光伏产业,我们看到,在其全球化链条中,澳大利亚、日本掌握着先进的光伏科技,美国、德国、日本占据上游多晶硅生产,欧洲在装备制造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反观我国,仅仅是在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占有规模优势。
这样的情势下,我省的光伏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高端发展,意味着将对省内装备制造业的层次提升、光伏产业的链条拓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尤显重要。
人往高处走,产业发展亦如此。只有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从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非自主知识产权向自主知识产权升级,一个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的繁荣。
阳光设备的故事其实很励志,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乎进取、关乎创新、关乎梦想的故事。作为我省光伏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阳光设备还在迈向产业高端的路上苦苦探索。期待河北能将这样的探索,作为珍贵的经验或是借鉴,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掀起波澜广阔的转型升级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