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对美开打贸易战其实也并非本意,做生意的都希望和气生财。但是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再不还击,恐怕不仅没有脸面,连今后的饭碗都要丢了。”
从“肉鸡争端”到“轮胎特保案”,发起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即“双反”)越来越像家常便饭。中国企业也开始娴熟运用国际规则捍卫产业利益。
面对美国提起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调查,11月29日,中国主流光伏企业联合起来,聘请了具有国际贸易纠纷经验的“美国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为顾问,该所是全球最大的综合律师事务所之一。光伏巨头们高调应对贸易纠纷,已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详细的反对意见。与此同时,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光伏企业的一致行动,倒逼光伏产业有序发展,为中国外贸企业应对“双反”提供了范例。
行业大团结
在1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光能、阿特斯等14家光伏巨头们齐聚一堂,高调亮相,这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
其实,在11月8日,商会和这些企业已经在于华盛顿举行的首次听证会上进行了联合抗辩。“让这些竞争对手们手拉手,一起利用法律武器捍卫集体利益,未必会败诉。”上海对外贸易研究所教授李健说。
在正面积极抗辩的同时,国内两家商会还向商务部提出对美立案申请。它们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商务部已经同意立案调查。
“光伏企业对美开打贸易战其实也并非本意,做生意的都希望和气生财。但是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再不还击,恐怕不仅没有脸面,连今后的饭碗都要丢了。”李健如是说。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理事季秉厚,非常认可国内光伏企业的反应。他说,在外贸纠纷应对过程中,国内企业不仅要迅速接招,更要学会主动出拳。对光伏产业来说,现在就怕欧盟效仿美国,这样,光伏企业将“雪上加霜”。
“目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光伏组件较多,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多晶硅较多。美国的多晶硅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享受大量的经济补贴,近期通过大幅压低价格大量向中国出口。对于国内的多晶硅企业而言,利用当前时机对美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实施调查,有利于自身利益。”李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