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安:其实,当下的情况更多的是由于市场信心缺失所造成的。目前,各环节售价已逼近成本,一味的大打价格战对供需双方、对行业都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企业为什么还要求降价呢?在欧洲买家看来,中国企业一降价,欧洲政府马上压缩补贴,这两者是同步的,他们认为你还有降价空间。然而,补贴一下降,中国买家就更紧张,对市场跌破心理预期,竞争者从而又开始降价,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样的局面导致投资人握着资金不敢动,看市场整体会降到什么程度。因为谁都会觉得这时去建光伏电站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加之最近的欧债危机,银行间拆借利率高企,大家互不信任,使得投资的热度减弱。
属于行业性亏损?
孙志安:行业性亏损是当前普遍的状态。不过,各环节产品售价变化频率较高,但降幅逐渐收窄。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我觉得今年可能要挤出一些泡沫,部分缺乏核心优势、规模偏小、缺乏技术的小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光伏行业的发展是需要一些门槛的,这样会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未来。
整个行业都陷入亏损状态,甚至连尚德这样的光伏龙头也未能幸免,那么你们是如何应对这次行业性危机的?
孙志安:我们走的路跟其他企业不一样。今年4月份,我们也比较紧张,因为当时库存量非常高,而价格已经开始走低了。当时市面上的硅片基本在18块钱,年初则在26块钱左右。公司通过对欧洲市场安装量的调查,了解到有很多电站投资人聚集在意大利等待新政策出台,意大利的政策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那时候根本搞不清楚。而我们的策略是现金为王,坚决地把产品卖掉,因为避免亏损远远比盈利更重要。
五一后,意大利宣布了新一轮的太阳能政策,市场需求再次锐减,从而使得很多光伏企业措手不及。那个时候,产品成本是最高的,因为原料成本很高。我们则在那时及时把高成本的产品销售了。
当时凤凰光伏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怎样的判断?
孙志安:最初我们预测,德国今年的装机量应该在7.5吉瓦。没曾想,一季度下来才几百兆瓦。此后,有消息说全年只有3.5吉瓦,后来又降到1.5吉瓦,我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所有的投资人都不动了,所以我们感觉先出货,出完货再说。
为此公司内部也争吵过,因为当时要一下子出那么多的货,万一价格上去了,对企业影响也很大。不过,当时还是觉得避免亏损比盈利更重要,所以最终选择了坚决出货。
从玩资本到拼技术
光伏产业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作为行内人,你感觉这个行业近些年来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