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受到冲击的不止BP Solar一家。《华尔街日报》9月2日的一篇报道称,美国的Solyndra、Evergreen Solar、 Spectra Watt等太阳能公司都于今年陆续关闭工厂,申请破产保护。
在竞争加剧的同时,BP Solar也未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业务。
BP Solar一度在印度、西班牙、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生产太阳能组件的工厂,而且在全球160多个国家都有安装项目,但BP Solar的产能一直徘徊在年产100兆瓦以下,而尚德、英利等产能都已经突破1000兆瓦。
在BP Solar国内品质管理部门供职的一位人士表示,对市场不敏感也是其太阳能业务下滑的原因之一。“从通用汽车过来的高层带来了管理汽车企业的方法,但太阳能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每周价格都在变动。”
何文胜认为,国内企业在看到市场机会时更愿意进行大的投入和冒险,上产品线的速度很快,在同样能提供质检保证的时候,分销商更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产品。“但公司并没有随即降低产品的价格,而是一直走高端产品的路线。”在对市场反应和决策上,相较于国内企业,BP失去了优势。
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起了大量的法律诉讼,则让BP面临着数百亿美元的索赔,这让BP的财务捉襟见肘,为此BP也在陆续出售它旗下的一些非主业相关的业务。
因为要将太阳能业务重心转移至大项目开发即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上,BP方面称,未来不排除直接购买太阳能光伏组件。这意味着BP Solar也可能从中国的合资太阳能公司中撤资,涉及到生产环节的部门将会面临一次清洗,超过半数以上的人保不住自己的饭碗。
此时,几大国际太阳能企业也都已经将重心转移至此,包括夏普、SunPower公司、第一太阳能公司在内的许多电池组件的制造商都开始变为太阳能项目开发商。
但何文胜说,如果直接购买太阳能组件,不再自己生产,只是按需采购的话,BP将很有可能失去“BP Solar”的品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