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新能源总经理郭爱华操盘了此项收购,郭曾担任天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天威保变(600550.SH)的常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收购行动亦得到了天威集团总经理、天威保变董事长丁强的支持。
最终,国家主管部门审批通过了天威新能源收购Hoku的项目。2009年12月,天威新能源认购Hoku定向增发的约3338万股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当天,Hoku股票上升83.6%,从1.79美元升至3.93美元。
资金无底洞
被天威新能源收购之后,2010年4月29日,Hoku生产出第一批518公斤多晶硅材料。然而目前生产出的数量与当初计划的2500吨相差甚远,要达到计划规模,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收购Hoku公司,或许将成为天威新能源投入的一个无底洞。”上述曾参与调研专家称,即使Hoku可以如期达产,改善其经营状况仍是相当大的挑战。据Hoku2010财年年报,当年收入260.6万美元,亏损543.2万美元。
截至2010年6月30日,Hoku在多晶硅厂上投入了大约2.85亿美元的资金。该多晶硅厂建设的总投入预计在3.9亿美元到4.1亿美元之间。
在天威新能源的担保下,Hoku已经获得了多笔贷款。2010年6月,Hoku从中国建设银行纽约分行获得2380美元的贷款。2010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给Hoku材料公司贷款2000万美元。同年8月,民生银行给Hoku第二笔贷款1000万美元。这些担保贷款亦加大了天威新能源自身的财务风险。
此外,在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并不具备成本优势的Hoku能否获得足够定单以维持其“定金模式”也令人担忧。
2009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能已由2008年的2万吨扩张到4.4万吨,在建产能达6.8万吨。考虑到还有一批未开工和规划项目,预计以后几年国内多晶硅产能还会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建、在建及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合计可达20万吨。而预计到2011年多晶硅需求约4000吨,但届时国内多晶硅产能可达10万吨,产量可达3万吨,产能明显过剩。
上述专家称,当时天威新能源收购Hoku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中称,Hoku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是35.66美元/公斤,其实算上建筑工程折旧以及维修费用等,成本达到了41.42美元/公斤,“这缺乏竞争力,现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本是30美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