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何时可以平价上网?存在着哪些不确定性?
杜炼:光电价格在过去的两年中已有大幅下降,目前已经接近可以做到少量补贴平价上网了。也就是说大规模增长的触点 已经显露出来了。2010 年的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相当于 2005 年时风能的水平,它在等待着中美市场的产生爆发性的增长。当然,这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种技术路线的潜在不确定性也使大国对激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确定性。中美政府在拿不准现有技术是否就是 终极太阳能技术路线的情况下很难推出产生大规模商业投资的激励政策。如果支持了错误的技术路线,不仅大量的社会 投资会浪费,而且船大掉头难,会失掉一次技术带动经济大发展的先机。
节能悖论是否存在
《新财经》:关于太阳能另一个比较尖锐的讨论是,因为太阳能本身是清洁能源,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却并不节 能环保,一来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是高能耗的,二来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污染?
杜炼:在过去,太阳能产业是两端在外,原料生产在外、应用市场在外,在中国只是中间的加工和组装,极少或 没有大家讨论高污染的问题。
多晶硅生产是个化工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但如果控制得当,监管得严,就不会产生污染,从技术上看,是可控的。现在多晶硅生产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没有产生过尖锐的环境矛盾。
从生产的全周期的碳排放来看,水能、风能、核能比太阳能确实会有更高的减排上的效率,但太阳能也不能算很低,现在差不多一年多的发电量就可以抵消它的制造的能耗,而太阳能板有 20 年甚至 50 年的寿命。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发电投产一年半以上的太阳能电站就可实现碳的“零”排放。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单位能耗会进一步减少,减排效率还可提高。
《新财经》:除了硬性条件,你认为发展太阳能,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杜炼: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负面经验。因为美国推崇自由经济,在自由经济的状态下,对新能源的发展是有制 约的,因为他需要让市场自主的决定,而不是政府来引导,昂贵的太阳能很难在绝对竞争性的市场成长。
事实上,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风能技术是非常领先的,但它的市场经济模式扼杀了风电的发展,而把 风电技术崛起的机会让给了欧洲。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很多年前在我做天然气领域工作的时候,在飞机上曾经碰到一个德国年轻人。当时德国反核 电的呼声很高,开始制定停止发展核电的政策。我对他说:“你们德国人不应该反对发展核电,因为如果还不发展核电 的话,只能加大使用俄国的天然气,将降低能源安全,成本会升高,这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他的回答很 是让我吃惊:“你不应该这样看问题,当我们把自己逼上绝路的时候,我们就会大量发展风电和太阳能,这样,不仅为 我们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
这只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刚刚毕业的德国人的认识,说明在德国,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普遍的。如今,我们使用的 风电的技术、风电的设备,用于太阳能板的制造设备,太阳能的市场大量来自德国。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对于普通老百姓也好,对于政府决策也好,都应放下小利,愿为长远的战略目标付出代价。 当你真正想培养一个产业的时候, 想让这个产业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成百上千年造福子孙后代,你就会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并愿付出代价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