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时间,好比一艘只有起点,没有停靠点,也没有终点的巨轮。行驶得虽然缓慢,但并不会因为沿途的风景而去驻足,这一点想必年度之交的光伏产业会感受的更为真切。当多数人还沉浸在盘点的氛围,意欲为2010年的征程画上句号之时,悄然间,2011年的征程已经正在上演中。
1月初全球光伏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当属“First Solar宣布将与中广核共同开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的入股,意味着First Solar甩掉了融资的最大包袱,同时也没有丢掉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初衷。
期内最受关注的企业则当属赛维LDK。先是获得三大投资者2.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后宣布收购美国SPI 70%的股权,以及计划将硅料业务在香港上市,赛维LDK在2011年伊始的风头可谓扶摇直上。 另外1月11日,挪威企业集团Orkla ASA称“公司已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一项协议,将子公司Elkem作价20亿美元出售给后者”同样值得关注。虽然到目前为止,收购尚未盖棺定论,也不管事情的最终走向如何,但对于急需“两条腿走路”的中国多晶硅产业而言,仍然具有“示范性”意义。 除此之外,1月上半月全球光伏行业值得关注的热点还包括,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十年内光伏企业将缩减至三五十家”的论调、“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PECVD设备下线”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以及印度电力公司Azure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计划。 1、十年内光伏企业将缩减至30-50家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1月4日表示,今年国际光伏市场会出现短期性产能过剩,但一流品牌需求将持续;“十二五”期间,欧洲市场组件需求增速将下降,北美和亚太市场将崛起;2014年光伏行业兼并将规模化发生,十年内光伏企业将缩减至三五十家。 《OFweek Solar视界》简评:自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虽然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行列,但终端市场的扩容跟不上制造环节的产能扩张步伐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全球光伏市场将出现过剩”的声音也就不绝于耳。 不过,警报归警报,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企业的疯狂扩产进程,光伏过剩确实已成为“耳旁风”。可以把这称之为真正的市场竞争,对于很多人而言,所谓的专家预判、舆论呼吁终究只是一个参考,或者直接可以置之不理,他们看到的是这个产业的光明前景,也相信自己的产品可以在广阔的全球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因此也就义无反顾地不断冲锋陷阵。 但当市场供需失衡的那一刻,当最低层次的价格战已毫无效用可言之时,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一亘古不变的市场竞争法则也自然会显现。唯一有悬念的,恐怕就是时间的前后问题,以及到底多少人能够成为最终的赢家。 查看新闻详情:高纪凡:光伏行业2014年大兼并 2、美第一太阳能联手中广核开发鄂尔多斯光伏项目 曾饱受争议的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鄂尔多斯光伏项目,终于有了初步结果。1月5日,美国第一太阳能与中广核太阳能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发鄂尔多斯光伏发电厂一期30兆瓦交流电项目。 《OFweek Solar视界》简评:2009年9月9日,First Solar公司宣布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一座拥有2千兆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由此开始,“全球最大光伏电站”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或许很简单,但当2010年6月1日,约定的一期工程开工时间如期到来之时,项目的迟迟不见动静,则让这座全球最大光伏电站陷入了“难产”的尴尬当中。 一时之间,“批文未到‘巨无霸’光伏电站建设裹足不前”、“First Solar对中国太阳能市场晦暗不明的前景考量”等说法比比皆是。直至2010年11月才有消息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已批准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可以进行前期筹备,算是项目有所进展的一个注解。最后便是上文提到的,2011年伊始First Solar公司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签署的新谅解备忘录。 同样是谅解备忘录,但此时和两年前的版本相比,进步幅度不言而喻。而在此之间,最为重要的当属First Solar身份的转换,从当初的“全部包办”到如今的设备供应商,First Solar甩掉了融资的最大包袱,同时也没有丢掉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初衷。 查看新闻详情:最大光伏电站“襁褓”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