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来了! 产业链忧喜参半
若如上述假设,大步切入太阳能模块端,鸿海刚好也弥补了台湾模块端在国际市场影响力过微的现状,因为台湾模块厂目前几乎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出海口经营不及大陆垂直整合厂,使得产能难以有效扩充,更导致难达到规模经济之效,让成本难以下降。
鸿海若快速切入模块,有机会带动台湾太阳能产业供应链趋于完整,更可望因为鸿海模块的有效降低成本,使台湾太阳光电产业供应链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缺乏模块及系统端的深耕已让台湾产业在运作上,对终端需求脉动的掌控有落后之嫌,尤其在策略运作上,常因而被其它区竞争者捷足先登,例如2009年市况不佳,但台系厂在价格策略上一直处于跟进的脚步,导致于来不及在相对高价时有效出清库存,将损失降到最低。
另外,鸿海若有效的在现有通路端布局系统,或与保利协鑫携手大陆太阳能电厂,也可望由模块来带动对电池的需求,进一步让台湾的电池厂跟着沾光,特别是台湾太阳能产业供应链在全球太阳能电池领域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
尽管如此,业者仍无时不关心“鸿海来了!”这个议题,主要即是依鸿海做大规模挤掉竞争对手的作法,在诸多其耕耘的产业早已司空见惯,“鸿海来了!”除了代表竞争激烈度提升外,恐怕也代表部分体质不佳的业者,恐面临被迫出场命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