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民资
国家助推光伏业起步
无论是价格谜局的破题,还是光伏产业的从无到有,政府一直在幕后担任着总导演的角色,主角则是民营企业。
2010年8月,在保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600多亩的英利集团像一只上满了发条的闹钟,1.1万名员工忙着交付世界杯上“中国英利”4字中文广告带来的巨额订单。
“英利是光伏产业中的国家队。”从管委会主任退休后任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的马学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回忆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英利的扶持。
1997年,作为保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马学禄对于开发区发展新能源的目标仍找不到方向。经过与英利董事长苗连生的几次交流,双方共同看准了太阳能光伏产业。1998年管委会旗下的保定高新区发展有限公司以国有身份正式与英利公司合资,成立了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国有控股、民营机制。
获得国有身份的英利公司立刻得到了国家的支持。“2000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英利3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为重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并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2000万元对于目前拥有150亿元年产值和1万多名员工的英利来说并非大事,但在当时却是一笔不可缺少的启动资金。”马学禄称,获得批准和资金后,英利的光伏项目得以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01年投产,员工100多人。
到2004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启动二期扩建工程,产能由3兆瓦迅速发展至100兆瓦。正当企业步入正轨开始高速发展前夕,作为国资控股方的高新区发展有限公司果断退出。马学禄介绍,当时保定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一致认为,企业孵化工作已经完成,国有资产和管理撤出更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资撤出后,英利的发展不但没有减速反而通过获得海外资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06年产能已增加4倍,并于次年成功在纽交所主板上市。
在光伏行业获得政府“保送”待遇的并非英利一家。国内另一家民营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也走了这一发展路线,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无锡模式”。2000年,澳大利亚籍华人博士施正荣回国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怀揣着一份200多页的可行性报告跑遍上海、大连、杭州等地,寻找愿意出资800万美元的投资人。无锡市政府成了施正荣的伯乐。果断出资,并委任施正荣为总经理,给予25%的股份。在政府的敦促下,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当地企业成了第一批股东。最后项目获得了成功,无锡市政府也适时退出国有股。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