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为玻璃/ITO/NiO/SAM/1.68
eV-钙钛矿/C60/SnOx/Cu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图3a展示了示意结构。为了进一步比较,研究团队在两种不同条件下构建了器件:N2环境和环境空气 。串联器件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从图4b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2–3
µm金字塔尺寸的纹理表面被均匀涂覆的钙钛矿膜以及其他功能层所覆盖。相应的器件性能如图4c和d所示;活性面积为1.044
cm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已广泛用作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中的底部接触空穴选择层(HSL)。除了调控电学特性之外,基于SAM的分子工程还提供了调控钙钛矿埋底界面的机会。鉴于此,香港城市大学 Alex
Jen团队通过合理的不对称SAM分子设计成功引入了路易斯碱性氧原子和硫原子,获得了两种新型多功能SAM分子:CbzBF和CbzBT。单晶结构和器件界面表征表明,该设计成功实现了SAM分子堆积
测量的J–V曲线。(b)
IPCE图谱和相应的积分电流。(c) 在一个太阳光照射下(AM 1.5G)最大功率点的稳定功率输出。(d) 基于20个器件的效率分布图。图3a表明TCP基器件获得了 11.50 mA cm‒2的短路电流Jsc,优于DCP基器件(10.69 mA
cm‒2)。IPCE谱图(图3b)进一步表明TCP基器件在350-600波长范围内具有更高的IPCE值。TCP基器件获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