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光储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效率瓶颈、安全焦虑与成本高压仍是横亘在行业面前的三座大山。
6月26日,第十六届光储充关键元器件技术创新研讨会邀请来自德州仪器(TI)、瑞萨电子、扬杰科技、锦浪科技、永联科技、德珑磁电、德芯半导体、东睦科达等全球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围绕SiC/磁材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绘产业技术升级与商业化发展蓝图。
一、头部企业破局之道:TI、瑞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当前,光储充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关键阶段,高效能量转换、系统协同控制、核心材料创新等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能量转换上,传统硅基器件效率逼近极限,SiC/GaN等新材料协同设计不足;系统控制上,多设备数据交互延迟高,电池SOH/SOC估算误差大;核心材料领域,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性能与成本矛盾突出,充电桩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制约产业降本与安全升级。
基于光储充产业的三大核心挑战,以TI、瑞萨为代表的半导体头部企业,正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提供破局方案:
TI聚焦模拟与嵌入式技术,以GaN器件与全链路管理方案突破产业瓶颈:
TI基于GaN + C2000™ MCU构建高精度控制闭环,其LMG2100R026等氮化镓功率器件将逆变器效率提升,BQ7961x系列电池监控芯片实现±2mV电压采样精度,以“芯片-系统-生态”三级架构直击系统效率与安全性痛点。
瑞萨电子以“MCU+功率器件”协同方案覆盖光储充全场景:
光伏提效:RX26T MCU搭载120MHz闪存与硬件加速器,提升光伏逆变器MPPT效率;
储能集成:3.6kW双向储能设计适配户用场景,RA2E1 MCU与RAJ240100GFP电量计IC构建全栈BMS,支持热失控预警;
快充升级:针对150kW快充场景,功率器件(如RAA211650)与RA6T3/RA8T1 MCU实现高功率密度设计,智能热管理优化温度波动,提升充电效率与设备寿命。
在本届会议上,针对上述产业痛点与技术破局方向,TI系统工程师严骏华将分享《光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助力打造高效、安全、可靠系统设计》,重点披露其GaN功率器件与储能BMS芯片技术。瑞萨电子技术支持专家王乾将带来《瑞萨智能“芯”,助力“芯”能源》主题演讲,重点展示其MCU与功率器件协同方案。
二、权威嘉宾云集,十大议题聚焦产业痛点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来自德州仪器(TI)、瑞萨电子、锦浪科技、永联科技等全球及国内龙头企业的权威嘉宾,均具备深厚的行业积淀,近一半拥有10年左右的研发、市场或标准制定经验,且半数以上来自全球500强企业或行业隐形冠军。
例如,TI系统工程师严骏华9年深耕储能方案设计;瑞萨电子王乾20年半导体经验洞见新能源需求;锦浪科技张文平参与10余项国家项目,成果影响光储变流器领域。另有东睦科达博士后李兆程等嘉宾融合高校科研与企业实践,为技术转化提供独特视角。
本次盛会议题设置源于对数百位一线工程师需求的深度调研,确保内容直击当下最迫切的技术攻关点,嘉宾演讲主题紧密围绕行业技术难点与创新方向,既有基础材料研究,也有系统级解决方案:
l 材料与器件创新:李兆程将带来《面向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的软磁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的软磁材料在SiC/GaN器件中的适配方案,为高频化储能电感设计提供材料选择新思路;扬杰科技SiC高级经理孙志伟的《以应用为牵引,创新为动力,走强“芯”之路》,将深度剖析SiC器件在充电桩领域的国产化进展,探讨成本控制与性能提升的平衡路径。
l 系统解决方案:严骏华将分享德州仪器在光伏储能系统中的高效设计方案,重点介绍锂电池储能领域的成熟技术架构;王乾则展示瑞萨电子在新能源领域的芯片级解决方案,呈现智能芯片如何赋能光储充系统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l 高功率密度技术:永联科技技术总监陈小平将分享单级60KW零无功单向AC-DC电源模块及单级双边1500V40KW单向DC-DC电源模块,其效率突破96%、体积缩小30%的技术突破,将为大功率充电与储能场景提供新选择;德芯半导体MEMS研发总监李若朋的《MEMS传感器在光储充中的关键应用》,将详解高精度温度、压力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设计,直击系统热管理与稳定性痛点。
三、展商阵容强大,前沿技术零距离体验
技术创新成果的展示是本次会议不可或缺的一环。精品展区汇聚了东芝电子、华润微电子、上海贝岭、极海半导体、顺航芯片、德珑磁电、骅鹰优霸、思索技术、琥正电子等元器件行业翘楚,他们将带来最新研发的关键元器件与系统解决方案。
更为难得的是,峰会特设产学研协同环节,将展示来自顶尖高校的最新实验室成果,为产业界注入源头创新的活力,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进程。
四、参会福利与报名通道:共赴产业升级盛宴
目前报名参会的工程师人数已突破300人,来自中兴通讯、万帮数字能源、阳光电源、比亚迪、富士康、洲明科技、盛弘股份、拓邦股份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骨干已确认出席。
为了构建更完整的产业对话链条,组委会正在积极定向邀请小鹏汽车、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星宇车灯、正泰电气、易事特等行业巨头的技术负责人加入,共同探讨从元器件创新到系统集成再到终端落地的全链条挑战与机遇。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13/390386.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在光电转换效率(PCE)上频频突破,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热门方向。界面层材料——特别是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在提高电池性能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常规SAM存在电荷传输效率低、稳定性差和大面积可加工性差等瓶颈,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
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晶澳智慧能源打造的“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零碳示范校园”项目,凭借创
近日,大湾区首个钙钛矿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御电超充”站,在深圳坪山成功并网并正式投入运营,其中极电光能和深圳现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负责钙钛矿组件及立面光伏部分,推动新型光伏技术的示范应用落地。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网发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公告》(2025年第2号),英利发展主编制定的2项团体标准《晶体硅光伏组件用标签》和《晶体硅双玻光伏组件封边打孔胶带》位列其中,该标准的发布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专题聚焦快速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华晟新能源在内的14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齐聚一堂,共商行业破局之道。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会议并强调,要坚决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引导行业向技术创新和价值竞争转型。此次会议是国家层面继2023年11月专项座谈会后,再度释放的“反内卷”强信号,为光伏产业供给侧改革注入新动力。
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更展示了华为数字能源在构网型储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更优实践。
近期,英国能源供应商OVO发布了一个气候转型计划并表示,如果不改变政策,将阻碍英国实现净零目标的进程。“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呼吁政府进行适当改革。”除了成本和经济激励之外,OVO发布的计划还呼吁加强行业合作,以增加英国的热泵安装。
进化的力量2年前,笔者对中信博董事长蔡浩的采访中,下了“得国最正”的标签。这家中国光伏支架龙头,步履扎实,朴实坚韧,该学习时学习,该摸着石头过河就在探索中成长。从固定支架红海杀出,做最难的事,赚最难的
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持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2025年活动,从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四个方面严格把关,经过严谨规范的审读、评议、投票等程序,最终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风向标”。
7月4日,京运通(601908.SH)发布累计诉讼、仲裁公告,披露因合同纠纷被乌海市海勃湾区城市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海勃湾城投”)起诉,要求支付代建工程款及利息等合计2.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