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政策 > 正文

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来源:环资司发布时间:2024-03-04 16:18:27

2月29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65号,以下简称《目录》)。

2019年2月,为明确绿色产业发展重点,把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了绿色产业类别和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绿色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关于“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本轮修订工作。

《目录》是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目录》共分三级,包括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目录》及其解释说明,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

《目录》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主要变化

在保持《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体例、架构、内容总体连续稳定的同时,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调整了目录名称,对目录结构、覆盖范围、产业内涵等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增强《目录》的指导性、实用性。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相比,主要有以下4方面变化:

一是调整目录名称,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已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录名称由“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调整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纳入了低碳转型相关产业,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工作更好衔接,充分体现了“双碳”工作导向。

二是优化目录结构,更好厘清产业边界。《目录(2019年版)》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2类一级目录中均包含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内容。《目录》将上述2类一级目录调整为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3类一级目录,相应调整有关二级目录、三级目录设置,使产业边界更加清晰。

三是拓展覆盖范围,增补重点新兴产业。根据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形势和特点,新增了温室气体控制、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绿色技术产品研发认证推广、新污染物治理、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等一批新兴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引导政策和资源支持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明晰产业内涵,强化法规政策要求。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更新完善《目录》各条目的解释说明内容,明确各类产业的具体内涵、最新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强化先进性引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相关行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目录》应用与实施安排

《目录》根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目标任务要求,明确了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需要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的产业,细化了相关产业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利于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推动形成各方支持政策合力,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目录》应用实施过程中,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各自区域、领域发展重点,以《目录》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根据工作实际制修订细化目录、子目录或拓展目录。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符合《目录》要求的项目或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据悉,后续《目录》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资源环境状况、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调整和修订。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国管局: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推广打包托管和整县(区)托管模式

国管局: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推广打包托管和整县(区)托管模式

2月5日,国管局发布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公共机构能耗定额预算制度研究,搭建能耗定额预算模型并开展应用试点。研究出台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体系构建等工作。

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降碳
2025-02-07
广东: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广东: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节能降碳
2025-01-16
南京钢铁集团携手宁德时代加速脱碳向新

南京钢铁集团携手宁德时代加速脱碳向新

11月25日,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钢铁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京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发展委员会主席吴映明等出席并见证签约。南京钢铁集团副总裁朱平与宁德时代区域总经理、生态委员会区域总经理陈凌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宁德时代节能降碳
2024-11-27
上海黄浦:鼓励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参与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上海黄浦:鼓励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参与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10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应当积极开展能效对标和碳效评价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减碳改造措施。鼓励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应用绿色低碳首台(套)装备。鼓励采用智能光伏产品,应用可再生能源热水技术,参与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参与“光储直柔”建筑和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建设等。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近零能耗、绿色建筑、绿色商场、能效“领跑者”等示范创建。

节能降碳建筑光伏一体化
2024-10-10
能建国际与澳大利亚Fortescue举行会谈

能建国际与澳大利亚Fortescue举行会谈

2024年11月28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泽翔在公司本部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Fortescue集团金属业务首席执行官狄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加大绿氢、绿铁等领域技术服务、投资建设合作,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等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能建国际绿色产业
2024-12-05
北京:大力发展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

北京:大力发展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

意见提出,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着力发展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引领化石能源转向深度耦合、高效转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支撑本地能源体系分布式、自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加快推动氢能高效制备、高密度储运等关键技术突破和装备产业化,提升氢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建设中远途、中重型氢能货运示范专线,推动建设一批生物质制氢中心。有序发展全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新型液流电池等高比能、高安全性的先进储能装备。推动先进固态能量转化器件与装备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钙钛矿电池

绿色产业钙钛矿电池
2024-10-30
八部门:支持沿江省市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八部门:支持沿江省市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绿色产业清洁能源
2024-08-29
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正泰新能出席SEMI SCC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正泰新能出席SEMI SCC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今日,第二届SEMI SCC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碳中和战略与实践、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链协同与合作等核心议题,汇聚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引领产业走向绿色未来。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分享正泰新能在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成为现场焦点。

正泰新能绿色产业链光伏电池
2024-03-22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