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手订单数量可观,但受到供应链中断、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继今年上半年利润普遍遭到压缩、甚至亏损后,第三季度,国际主流整机制造商的盈利情况仍未迎来转机。
风电需求增长保障订单充裕
近日,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通用电气等国际主流整机制造商陆续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综合外媒报道,在维斯塔斯公布的第三季度季报中,该公司整体营收高达55.38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6%。同时,包括整机和运维服务业务在内,维斯塔斯今年整体营收预计将达到155亿-165亿欧元。据了解,目前,维斯塔斯是欧洲风电市场中的最大整机供应商,同时也是2020年全球排名第三的整机制造商。
截至今年9月30日,维斯塔斯“积压”在手的风机订单总价值达到193亿欧元,而运维服务相关业务方面,已签订的金额也高达280亿欧元。这也意味着,维斯塔斯在手订单价值总量可达47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4亿欧元,涨幅高达30%左右。
与此同时,2020年收获最大订单规模的陆上风机制造商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在今年第三季度,在手订单总价值达到了65亿美元,同比涨幅65%。据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公司透露,其陆上风机订单持续上涨,同时也收获了美国首个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为800兆瓦的葡萄园海上风电项目的风机订单。另外,该公司在波兰等国际市场的业务和运维服务板块营收也都呈现上涨态势。
全球最大的海上风机制造商西门子歌美飒在其三季度报中指出,2021财年内,该公司在手订单总价值为325.42亿欧元,同比上涨7.6%。
业内普遍认为,在全球各国做出对抗气候变化承诺之时,可再生能源未来市场前景大好,这也是目前风机制造商订单数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利润反而一再收缩
不过,多家风机制造商在其季报中指出,虽然订单充足,但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却让盈利情况不及预期,甚至持续出现亏损。
维斯塔斯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盈利水平较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利润下降了8700万至3.25亿欧元,这也直接导致该公司的利润率降至5.9%,远不及去年同期的8.6%。同期内,维斯塔斯自由现金流总计为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5.47亿欧元也出现了下滑。
受到前三季度盈利不佳的影响,维斯塔斯也再度调低了全年潜在的利润率预期,先是从年初的6%-8%下调至5%-7%,后又进一步下调至4%。
针对疲软的业绩报告,维斯塔斯解释称,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飙升的能源价格、飞涨的原材料成本、运输物流瓶颈和风机零部件供应等因素都是造成公司盈利不佳的原因。随后,该公司股价一时下跌了14%。
在今年维斯塔斯勉强维持收益的同时,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和西门子歌美飒却已经难以盈利。西门子歌美飒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财年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二年亏损,该公司海上风机业务板块全年亏损高达6.27亿欧元,虽较去年9.18亿欧元的亏损面有所缩小,但利润仍远不及此前预期。
根据通用电气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板块亏损1.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扩大。据了解,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板块今年一、二季度也在持续亏损,1-9月,该公司亏损总规模达4.84亿美元。在其公告中,通用电气指出,今年,美国陆上风电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同时陆上风电存在供应链压力,通过传统运作方式海上风电已难以盈利,电网项目发电量也出现了下降。
国际风机市场或迎变局
《经济时报》援引业界分析师的话称,近年来,开发商为获得项目中标不断压缩设备供应商价格,导致风机制造商利润遭到严重压缩,而今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风机制造商的盈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根据《金融时报》汇编的数据,今年以来,欧洲与美国的钢铁基准价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53%、80%以上,而钢铁在风机原材料成本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
维斯塔斯总裁Henrik Andersen表示,全球风电供应链的中断问题和高原材料成本难题“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他指出,为此,维斯塔斯与其客户已经在积极寻求缓解困境的方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项目的交付日期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有所推后。
西门子歌美飒首席执行官Andreas Nauen则表示:“短期市场动荡和供应链难以正常化这两大因素都是让现在市场环境变得困难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看来,对于上述企业来说,中国风机企业的“出海”也进一步对传统国际风机巨头造成了压力。
此前,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前,中国整机商与国际整机商已基本达到“并跑”阶段,从推出的机型、速度和机型可覆盖区域上已基本能够与国外厂商“齐头并进”,未来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有测算显示,得益于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上述国际风机制造商相比,中国制造的风机成本普遍低40%左右。彭博社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随着风电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海上风电行业的需求,中国风机制造商在国际市场将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国际市场项目太多,但供应商太少,如果只考虑市场力量,中国企业将有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