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光伏组件公司股价承压,这背后源于光伏玻璃产能短缺、价格持续上行,致使相关组件企业的排产和出货受阻。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闫鹏 苏醒)近期,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光伏组件公司股价承压,这背后源于光伏玻璃产能短缺、价格持续上行,致使相关组件企业的排产和出货受阻。分析认为,若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放松,短期光伏玻璃供应紧张局面难以扭转,但有助于平稳市场涨价预期。随着光伏玻璃龙头在建产能在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陆续点火投产,光伏玻璃价格有望逐步回落。
为何光伏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
11月3日,晶科、隆基、阿特斯、东方日升、晶澳、天合光能6家光伏企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声明提到,随着今年光伏产业发展向好,组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光伏玻璃产能面临严重短缺,并影响光伏组件的生产和交付。
由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须于2020年底前核准(备案)并开工建设,在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中,供需失衡直接带来玻璃价格快速跳涨。根据PVinfolink数据,7月底3.2mm光伏玻璃均价在每平方米26元,而到11月11日已涨至42元,期间最高涨幅超过100%。
对于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业内普遍认为直接源于供不应求的矛盾,同时也受到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
为化解水泥玻璃行业过剩产能,2020年1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产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问答》,其中明确光伏玻璃新建项目必须按照政策要求执行产能置换。10月份,工信部再次明确光伏玻璃产能适用于玻璃产能置换原则。
“光伏玻璃被置于工信部‘产能过剩’黑名单,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直接导致部分玻璃企业的扩产计划被搁置。”古瑞瓦特首席产品经理刘继茂说。
近些年由于光伏组件企业争相扩产,在产能匹配上欠缺统筹规划,产品尺寸规格混乱问题也是导致玻璃产能“掉队”原因之一。“光伏玻璃的规格多样化,组件技术迭代迅猛,156、158.75、166、182、210等多尺寸混战,组件尺寸有几十种,淡季玻璃企业根本不敢留太多库存,而旺季需求一旦爆发则供给不上。”刘继茂说。
此外,刘继茂还指出,光伏玻璃涨价深层原因是此前硅料、硅片、电池片涨价潮时,玻璃并未涨价,此轮涨价算是补涨。近日光伏玻璃原片制造商福莱特、亚玛顿、南玻、安彩高科、洛阳玻璃5家企业相继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无论是营收亦或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短期供给缺口仍存但预期有望企稳
据了解,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核心辅材之一,在封装成本中的占比接近20%。根据市场上组件制造商测算,按照166单面组件平均使用2.2平方米玻璃,较高价时每块组件使用的玻璃成本已近百元,分摊到每瓦约0.2元,成本较7月已上涨约0.1元/瓦。
目前,光伏玻璃市场货源供应偏紧,多数光伏玻璃企业订单较满,大型组件厂家为保证供应稳定,对于价格上涨接受能力较高。但考虑到行业长远发展,稳价稳预期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玻璃紧缺已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据市场消息,工信部正在修订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将实行有保有压的置换政策,研究对有资源、有市场的中西部地区光伏玻璃项目产能置换实行差别政策,同时鼓励普通浮法平板玻璃企业转型生产光伏玻璃,有序推动光伏玻璃产能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由于光伏玻璃生产从立项到满产投建周期长,且项目竣工验收存在环保的压力,短期光伏玻璃供给缺口仍存,产量不会出现明显增加,但政策的调整有助于平稳市场预期。
国金证券新能源与汽车研究部表示,即使产能限制政策现在马上放开,对现阶段乃至明年的光伏玻璃供应紧张局面都难以产生影响,但放开扩产限制将有效避免2022年之后的光伏玻璃新增产能断崖式下跌,对光伏行业的持续降本、长期健康发展都将形成利好。
面对光伏产业链当前的困局,刘继茂认为,一方面应放松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以尽快释放产能,缓解供应偏紧,同时可考虑将光伏项目并网截止日延长半年,平滑年终的“抢装潮”。此外,应注意在光伏玻璃产能匹配上加强对产品尺寸规格统筹规划,引导地方和企业科学布局产能,有效防范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风险。
就今年四季度而言,多数业内机构预计,光伏玻璃“量价齐升”趋势有望延续,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在技术、资金、资源、布局等多重优势的加持下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市占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