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后,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按照标杆电价平均度电补贴约为0.28元/千瓦时,除光伏扶贫项目外,全部采用竞争性配置,实际度电补贴还有所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为0.32元/千瓦时。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成本目标,到2020年光伏电站电价较2015年降低一半以上(0.45-0.50元/千瓦时),实现销售侧平价。
根据光伏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和预期,成本目标总体可以实现,但一些分领域有一定难度,比如民用建筑光伏,部分III类地区。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博士在一次报告中表示:“2019年,平均度电补贴强度具备了加速调整的条件,应降本去补贴进程加快的需求,相关政策体系也将加快完善。”
其中,明后两年值得期待的政策变化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2021年全面实现平价项目,新建项目不会“敞口式”发展
“新机制和政策性因素影响促使预期平价时间大幅提前,2021年将全面实现平价项目。”陶冶说到。
“平价”的实质是发电成本的比较,具有阶段性。当前希冀的平价上网简单表现为用户侧无补贴,实现与终端销售电价(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居民用户相当),其次上网侧与本地燃煤上网电价相当。
虽然市场上有不少平价项目在建设,但要全面实现平价项目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目前平价上网受到燃煤标杆电价、补贴资金拖欠、电站项目运行情况、非技术成本的影响,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创新市场交易机制、理顺输配电价机制、完善电力市场机制。
陶冶强调需要理性看待“平价”,没有“一平解千愁”。他表示,补贴问题不会自然而然消散,新增建设规模不会“敞口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上“电力价值”竞争力上仍无法实现与传统电力技术的持平;实现平价阶段目标后,仍需宏观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