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您如何看待光伏在能源领域的地位?
杨立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能源的可持续性是一个严峻话题。经过多年技术储备,目前光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光伏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像煤炭、石油那样只要占据了资源就可以占据优势,光伏产业技术的公平性成为促进世界各国平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我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能源利用、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亟待协调,能源革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空间与时间。另外,从全球范围看,光伏所占比重很小,产业调整的空间还很大。
中国能源报:您如何看待“531”新政实施后光伏市场发生的变化?
杨立友:首先要认识到光伏行业不会因此而亡,前途是光明的,企业要坚定信念。当前,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成本下降都很快,而且全球化已经发展很充分且不会后退,加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这些都意味着光伏行业的市场还很大。同时,企业要有快速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如晋能科技其实对此已有充分准备,国际市场份额占据公司总份额的一半以上,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此次行业洗牌后,光伏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产品作为对客户的承诺,赢得市场尊重,因此一定要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引领。同时,要充分开拓市场,服务好龙头客户。另外,一定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适应光伏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的本质,不能盲目扩张产能。晋能科技的产能扩张就是有节奏的。我们希望晋能科技不是规模最大的光伏企业,但一定要成为技术领先、质量在前的企业,这样能够走得更加稳健。
中国能源报:您为何现在选择来到山西,进入晋能集团?
杨立友: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对煤炭过度依赖,致使产业结构单一。但作为能源大省,山西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能源敏感度,目前其光伏市场规模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这里也有光伏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如光照时间较长、电网布局成熟等。此外,光伏发电的建设周期较短,且确立了20年电价不变的政策,使得光伏发电成为山西能源革命的不二之选。
晋能科技成立于2013年,恰是光伏行业的低谷期,但产业前景仍很好。我们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发展光伏产业起点较高,转型相对轻松。
此外,作为一家国企,晋能科技能够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晋能科技被国资委列入了“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同时,晋能集团也是山西能源革命的试点企业。晋能科技因此获得了一些诸如人才、股权激励等政策倾斜,为发展光伏创造了良好环境。我相信光伏产业将是晋能集团内部效益增长最快的板块,5年内会占到晋能集团效益的半边天。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杨立友:光伏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和市场是光伏产业的两条腿。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只有依靠技术才能树立口碑。并且,光伏产业技术更迭非常快,基本每半年就是一个周期。当前,晋能科技已经做了许多“全国第一”的尝试,在技术上做到了行业标杆。晋能科技还实现了智能制造,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再从市场角度看,晋能科技有国企基因,之前由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合并重组而成,对光伏下游的电力用户需求非常了解,可以更好地与下游企业做好配套,带来更好的服务模式。
另外,光伏行业具有典型的B2B特征,针对这一特征,晋能科技确定了用最好的技术服务最好的企业和客户的战略,如目前我们与软银集团的合作就自带广告效应。
中国能源报:您如何看待异质结技术?
杨立友:当前,光伏产业又到了技术更迭的新周期。异质结技术先天禀赋好,潜力大。如,天生转换率高,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步骤短。我认为异质结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黑马。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人看好异质结技术,也有约10余家企业进入了异质结技术领域。但异质结跨半导体和平板技术,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基础。另外,从商业角度看,发展异质结也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因为其发展必须经历产业培育期,比如晋能科技目前就是靠已有的成熟技术产业在“养着”异质结技术。光伏产业明显的技术密集特点决定了这个产业不是单凭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就可以实现的。企业能够做到技术滚动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中国能源报:您预计异质结技术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杨立友:企业的科研不同于单纯的科研机构和学校,需要有产业化导向,尤其是异质结技术,又涉及到“跨界”,现在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较少。现在晋能科技研发的异质结技术转化率已达24%,而且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异质结技术的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并且从生产工艺、材料等环节带动整个产业链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