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其中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业内人士表示,光伏发电发展的重点已经从提高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上来,要提高光伏发电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日前,在江苏省宝应县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基地技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随着光伏成本和光伏电价不断降低,跨产业融合已成光伏业发展的新动能。
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万千瓦,同比增长54%;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受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吸引,国内光伏企业自去年起纷纷加大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力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全球第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说。
“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能源局局长杭海在会上表示,2017年,江苏省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626万千瓦,占全省新增装机量的48%,成为新增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光伏装机总量达90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三。“这对于省辖国土面积偏小、光照资源属于三类地区的江苏而言,是非常不错的成绩。”杭海说。
杭海表示,“江苏省申请第三批光伏应用领跑基地有两个入选,一个是宝应,一个是泗洪,规模各为50万千瓦,在全国10个应用领跑基地当中占到20%的份额。”
据介绍,领跑者基地的竞争优选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顶级“赛事”,从第一批光伏领跑基地推出至今已经持续三批,无论是成为领跑基地还是有幸成为基地项目建设的参与企业,其中激烈的竞争从未停止。“领跑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先进技术示范,以促进技术进步为基础支撑,加速先进技术市场应用转化,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表示,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要从提高规模转向提质增效和推进技术进步。
跨产业促融合成为光伏业发展新动能
随着光伏成本和光伏电价不断降低,使得企业在基地建设与跨产业融合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设想。从第一批单纯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到第二批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再到第三批的渔光一体化、光伏农业旅游等跨产业结合,都表明领跑者计划已不仅仅是促进光伏产业本身的发展,更搭建了以光伏为主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据悉,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在我国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光伏组件,水面下养殖鱼虾等水产品,达到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协同发展。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表示,当鱼塘的遮光面积达到75%的时候,会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从而达到鱼塘产值+光伏收益的最优点,将用户综合效益提高5~10倍以上。
在产业跨界融合方面,易跃春提出:“一是要开发与利用兼顾,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创新和跨界融合,破解行业难点;三是要坚持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促进成本降低;四是要创新发展方式,扩大光伏应用范围。让光伏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1+1>2’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