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基于中民新能本身不是制造企业,没有设备上的利润驱动,他们给出的说法是不希望从设备方赚钱。代理商不再通过买卖设备挣差价,小B们利用这一平台得到更高获客率,降低获客成本、安装服务成本从而更多获利。最终“中民智荟”平台和代理商进行一定程度的利润分成。
对C端来说,“中民智荟”面向终端用户推出零壁垒金融产品,家庭用户可实现零首付提货。同时平台收集C端用户信息,分析潜在需求,打造集大数据、APP客户端应用、客户互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门户。
包育栋透露,中民新光已经在家庭光伏领域做出探路尝试,历时6个月实践,C端客户已有接近两万户。而到年底,中民智荟希望能够获取至少200个正式签约的小B代理商。
户用光伏无序竞争 融资困难 痛点重重
最近,特斯拉推出光伏屋顶产品,但是反观国内,有哪家光伏企业在to C领域打出了响亮的品牌?
国内老百姓对光伏的认知有限。“我们走访了很多老百姓,但大家还在关心,光伏有没有辐射?逆变器有没有辐射?这说明老百姓对于整个光伏系统认知有限”,华为智能光伏业务领域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周涛分享道。
以往光伏是to B,现在转向家庭消费领域,整个行业从工业市场非常理性的产品进入到感性的消费市场。在品牌没有深入民心、用户也没有见到收益之前,老百姓不愿一次性做过多的投入。
有华北地区做光伏的经销商吐槽,虽然当地光伏市场一年比一年火,但是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除了市场推广以外,竞争的焦点是价格。“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大家也没有品牌溢价,谁都没有办法卖出高价,一般情况下谁的价格低就可以做到生意。但是价格恶性竞争,利润薄了,企业为了利润会做一些偷工减料甚至是偷税漏税的事情。”光伏本是长周期回报的项目,低价拼杀既损害了用户也不利企业经营。
包育栋表示目前家庭光伏细分领域还是一个非良性的生态圈,竞争都是低层次的竞争,整个生态系统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没有第三方的服务机构,没有第三方的评价机构。竞争没有品牌,也没有溢价,不但无序,而且整个行业进步也非常缓慢。
另一难点在于融资上的尴尬。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对待分布式光伏还处于摇摆的状态,且信贷手续繁杂。包育栋提到浙江一家做家庭光伏生意的小B,2016年底在某家银行存了200万元,希望银行能提供贷款,利用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放大收益,但最后银行仅发放了4万元贷款。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痛点和难点,虽然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导向已经明晰,但分布式光伏的“风口”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并网户数14.98万户,15万/800(4000*20%)万,目前户用光伏的开发数量尚不及预估规模的2%。而看整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占比量,截至2016年底分布式仅占全年总发电量的1% ,也就是说户用光伏发电占比连1/100之一都不到。
FR: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