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国外光伏产业的金融支持
目前,光伏产业的发展从前期的集中式电站建设过渡到依靠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量能增长来带动整个行业的供需发展,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初期,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将呈现出个人端、企业端和政府项目的行业格局,由于分布式光伏概念的接受需要一定时间,且居民端回收期较长,而且光照和用电匹配上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所以在发展初期,政府试点项目和企业项目将会成为主流。
当市场体量到一定程度后,传统的融资模式是由业主用自己的资金或自身贷款为项目进行投资,并委托安装商将光伏系统安装在自己的屋顶。然而,很多业主无法或不愿承担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这就促使了第三方融资模式的出现。在这种模式下,借助第三方融资方可以让业主避免初始系统的安装费用、仅通过支付后期费用,来享受光伏发电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分布式光伏市场呈现总体数量大,单体装机量小的特点,第三方融资模式将初始投资转嫁给第三方融资商,通过金融杠杆来推动市场的迅速扩张。第三方融资模式具体分为租赁模式和购电协议模式,该两种模式如下:
(1)租赁模式,即业主无须支付前期费用,只需后续按月或者嫉妒支付租金。
(2)购电协议模式,业主同意将光伏系统安装在自由屋顶上,自发自用,并在在约定的时间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光伏系统所产生的电能。
国外光伏市场的第三方融资商中,作为典型的包括Solarcity和Sunrun等光伏公司。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Sunrun本身不提供安装和维护服务,而是与多家系统安装商建立全面合作的关系,聘请其提供安装和后续维护的服务。作为第三方融资商,Solarcity不仅为业主提供光伏系统投资相关的融资服务,而且还提供从“安装-调试-维护”的一体化服务。对于第三方融资模式下的费用支付,业主在多种支付方式中进行选择,包括月租/季度租金、购电协议、零首付、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目前,Solarcity已于2012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本文将通过对Solarcity业务形态的介绍和分析,来探讨以第三方融资模式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金融支持。
2.3、国外案例:Solarcity的实证研究
2.3.1、Solarcity的业务模式
Solarcity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光伏发电系统的销售及相关建设、咨询和管理等业务服务,即向太光伏系统制造商购买光伏系统,然后出售给用户,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同时,提供周边衍生服务,包括安装、调试以及后续维护,旨在通过服务的附加值将产品进行提价,并获得相应的价差,以形成利润。
(2)光伏系统的租赁,即通过与客户签订能源采购合同(PPA)来收取光伏系统的租赁费,其中,通过约定与客户共同享受政府的返现及税收补贴。在此模式下,由于用户只需承担较少的租赁费(租赁合同签约时间为15年至20年)而不是一次性的初始投入,从而降低了门槛,更有助于推动光伏系统在中小客户群中的大面积普及。
如果将第一类业务比喻成“万科模式”,追求的是附加值的价值体现;则第二类业务模式类似于“万达模式”,追求的是未来特定期间内的稳定现金流和可提供后续服务的客户池。
2.3.2、Soalrcity租赁模式的优势
光伏租赁(PPA)是分布式光伏采用的主要模式,即光伏产业从集中式制造端转向分布式应用端,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销售能力和渠道能力。
Solarcity将租赁主要应用在居民类项目中,在该模式下,Solarcity一般与居民用户签订15-20年的长期协议,Solarcity承担包括屋顶光伏系统建设及维护的成本,通过发电服务为用户大幅节省电费,而相对应的,居民支付租赁费。由于减少了较大金额的初始投入,却能享受低价的绿色电力,该模式在居民用户中发展较快,装机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客户节省的能源成本=客户此前负担的能源成本(该成本将不断上升)-PPA模式的成本(支付给Solarcity的20年均摊的租赁费用+政府补贴),具体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