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如今,能令其躺着也赚钱的水电资产,也岌岌可危。在经历5月20日25分钟内股价腰斩、逾千亿港元市值蒸发后,被港交所强制停牌调查的汉能薄膜发电不得不斩断关联交易,再加上宜家等第三方终止合作,产品销售与项目推进愈加困难,资金链持续收紧。仅今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营收21.18亿港元,同比下跌约34%;毛利14.61亿港元,同比减少约46%;亏损额为5932万港元,与去年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03.5%。
其实,汉能动用水电资产实施自救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今年8月,就有光伏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汉能急于出售旗下光伏电站项目,无奈很难出手,于是开始出售优质水电资产套现。如今,将水电资产与上市公司股份打包出售,可见情况愈演愈烈之下其复牌之心。对于停牌已超半年的汉能而言,当务之急无疑是尽快结束香港证监会[微博]的调查,恢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正常交易。若前述交易顺利达成,借实力央企之力,对于在退市泥淖中越陷越深的汉能而言,是一根不可忽视的救命稻草。
若汉能沉没,将对整个光伏行业形成冲击波
退回到行业,尽管汉能选择的技术路线及李河君本人一直饱受争议,但汉能的信用破产与陨落是整个光伏行业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对此,有资深券商分析人士对澎湃新闻称,若是汉能发生问题,那对于整个光伏行业的电站开发、融资都会是一次沉重打击。
上一轮冲击波,来自曾经作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无锡尚德。尚德光伏神话的破灭,令银行不得不吞下巨额坏账的苦果,更致使近年来整个光伏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被卡。若汉能破产,全行业也将再受牵连。从这个角度而言,央企入股汉能,不纯粹是投资。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汉能“拉一把”,甚至可被视为对整个光伏行业提供了一股支撑。
尽管如此,引发连锁反应的麻烦事还没堵住。继11月初与全球最大家具家居用品商家宜家终止合作后,汉能薄膜发电于11月2日宣布,该公司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在2015年2月27日签署的股权认购协议最终完成时间由2015年10月31日延后至2016年4月30日,公告并未给出推迟原因。
有媒体援引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说法称,由于汉能被港交所强制停牌立案调查,业绩下滑严重,新华联并不想此时认购汉能股票,但由于此前曾签署协议,新华联又不想“落井下石”。无奈之下,新华联不得不使用“拖字诀”。而对于汉能来说,在目前形势下,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新华联认购股权资金的支持,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已制定的业务发展规划。
汉能薄膜发电12月2日公告,截至今年11月30日,因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设备购买方,在销售合同中的累计付款未达到全部设备总价款的80%,故股权认购协议失效。这两笔配股方案最高募资可达220亿港元。
和宜家一样,上述第三方订单对上市公司意义重大。在其因与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饱受市场质疑时,这些第三方交易是汉能用以向外界解释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