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赵永红:市场透明背后 那些新的可能性

发表于:2015-08-12 10:37:17     来源:《太阳能发电》

眼下,在众多的“光伏群”或者“光伏圈”里,常常可以看到大家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在讨论得热火朝天——现在建光伏电站可以做到多少钱每瓦?

有人说七块,有人说六块八,有人说六块五……;还有人很内行的说,现在的行情,只要多少多少就完全能够做下来了;更有人很信誓旦旦的说,五块钱,我保证可以把它做下来……

这样的议论,总是让笔者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

红海里的同质恶性竞争?

如果说,2009年开始的金太阳和光电建筑示范时期,国内光伏市场还是一个游泳池的话,随着国内市场的系统性启动,2013年的国内光伏市场则已经变成了一条大河。此时,跳进这条河里的,不仅仅包括那些从游泳池里训练出来的光伏企业们,还有一些未曾进过游泳池的光伏新人,以及许多闻讯而来的业外人士。他们有的在河里学游泳,有的则在河边趴着看。

六月的最后一天,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引起了光伏人的超级关注。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将由2014年的28GW增加到100GW。

顿时,光伏市场又变成了一汪大海。

只不过,此时的海滩上,人早已经密密麻麻。

这会成为另一个同质恶性竞争的红海吗?

行业内关于价格的讨论,背后的假设是,作为投资人,我要清楚的了解行情和价格,这样就不会被别人忽悠,而成为冤大头。

可问题是,了解了行情,就足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光伏投资人吗?

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现在组件、逆变器、工程设计和EPC等各个环节都很透明,那么大家在各个电站的做法是否就没什么差别了呢?再深入一步来看,做电站是否就是把各种产品采购、连接、并网就好了呢?

杭州光伏协会在2012年10月时就组织会员企业成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

(1)光电建筑委员会,和建筑行业跨界合作,了解建筑业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和要求,致力于更好地把光伏产品用在建筑之上;

(2)机械力学委员会,以保障屋顶荷载安全为核心,研究屋顶防水、防漏、抗风等多方面的安全措施,以及提供新型整体性安装解决方案,让屋顶光伏系统以更安全的方式应用推广;

(3)电力电子委员会,了解在整个光伏发电系统中可能的电力损耗情况,研究系统层面的整体优化和效率提升,而不仅仅是组件效率和逆变器效率的提升。

我们背后的假设是:不是我们会制造光伏产品,就天生会做光伏电站。

今天,EMC业务模式下屋顶光伏系统的电费折扣,也是各种群组里热烈讨论的话题。

有的地方政府强制规定9折;有的地方企业在个别项目中降到8.8或者8.5折;而8折、7折的业务谈判,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这种乱象,每每让很多电站开发商头痛不已,“捣乱的人太多,真是没法做了。”

培育专业的自己和专业的客户

浙江光伏人一直在不断探索模式的创新。包括政府、协会、企业、投资人,来自四个层面的角色皆在努力,越来越多的新做法正在出现。

其中,“四轮驱动”的规模化园区光伏应用推进模式,是我们在杭州进行的一个尝试,试图把四个角色在市场促进中的不同优势进行整合。

每次代表协会参加政府组织的园区业主培训,我都会说,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介绍,因为真正的行业自律,不仅仅是几家本地光伏企业的自行协商,我们更需要客户专业度的提升,因为如果你们只知道越便宜越好,那杭州的企业根本没办法把行业自律公约真正地执行下去。懂行的客户是市场的福气!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怎样的电站是好的电站,我们需要知道哪里有门道。

“门道”在很多地方,我们的企业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不断看到新的可能性。

比如:如何通过做好关键部件的质量把关,让电站的发电能力更强大;如何通过做好电站系统的创新应用,让更多的屋顶电站可以安全地运行;如何通过做好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把项目的风险降低,从而可以更多地让利给客户;如何通过做好项目运维的流程化自动化,使项目避免不必要的收益损失;如何通过做好项目及时的融资,使项目能够更好地资金周转;等等。

这种新的可能性,不仅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人文管理方面。

比如:如何通过做好尊重式、激发式、共赢式的员工管理和制度建设,让员工在提升电站质量和收益方面充分发挥潜力;如何以互联网+思维,利用公共资源,建立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服务团队和服务体系;如何在高质量先期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把各类服务平台的发展需求进行整合,形成自身可复制的业务拓展体系;如何在界定清晰的边界的基础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同时保障各环节的畅通;等等。

“在‘是’与‘否’之间还有一个区域,人们在这里相遇、沟通、合作,满足彼此不同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在我们讨论光伏电站的成本、或者电费几折可以做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想一想,除了简单的是与否,在这中间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专家”姿态,心怀“未知”,去尝试更多的思考、学习或者自我挑战,然后去发现,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只是在想,各家建设的电站,在发电效能曲线来看,在投资回收周期来看,会有多少千差万别呢?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中国户用光伏品牌大会

2022年9月27日

浙江宁波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第二届华中光伏论坛

2022年9月22日

武汉洪山宾馆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