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到2013年全年密集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管理、并网及补贴办法,国家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事实上整个分布式光伏产业却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快速发展盛况,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发电成本较高
笔者所指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泛指满足自发自用比例、单个并网点在6兆瓦以下的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从几千瓦到几兆瓦不等,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
但即便是兆瓦级的大型分布式项目,LCOE(度电成本核算)也基本都在0.8元/千瓦时左右,相比光伏发电时段(早8时到16时左右)工商业正常用电加权平均价格(0.7~0.9元/千瓦时),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千瓦时,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很高,投资收回年限基本都在6~8年左右。
尽管经历了前些年的大幅成本下降,7~10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造价相对还是较高,要想在国内推广,成本的继续下降是光伏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要靠晶硅体系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也要靠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带来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高的发电效率。
自发自用比例难控
从笔者获悉的情况来看,由于余电上网部分卖给电网企业只能得到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25~0.52元/千瓦时不等)加0.42元/千瓦时的补贴,远远低于自用部分电价水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若想取得最佳收益率,自发自用比例越高越好,最低一般也不要低于70%,否则投资回报率会比较难看但自发自用比例的保障分两个层面:一是选择屋顶时要了解屋顶业主的用电负荷情况,在设计上保证光伏峰值功率不超过业主光伏发电时段用电负荷谷值,这样就可确保自发自用比例达到最高。不过,由于不排除特殊情况出现,所以虽不能保证100%自发自用比例,但90%还是可以的。
第二,由于屋顶业主性质不同,业主的经营情况是不可控的,如果遭遇业主经营不善导致用电量急剧下降或干脆停产、破产,那么其屋顶上的光伏系统所发电力将大部分转为余量上网(即自发自用比例降到最低),这样仅能保证理论上的最低收益。
所以,自发自用比例的风险控制在于项目设计初期的屋顶业主选择和系统容量设计,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企业的屋顶更为合适。无论采用合同条款还是信用担保的形式控制这个风险,都是投资主体需要关注的。另外切记,分布式光伏项目不比金太阳工程,不是靠容量取胜,而必须依靠利用效率实现较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