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建证券研究员刘孙亮也表示,上述总计近30亿元的投入,再加上未来协鑫集团对超日的“保壳”资金,参考重组方受让16.8亿股转增股本,每股认购价达1.7元至2元,该数字已经不低。
重组方未准备第二套方案
超日“命悬一线”
崔乃荣也提醒,假设10月23日的超日重组投票无法获得通过,对于超日来说,将可能直接破产并退市,其结果将是债权人无法拿到赔偿资金。
他介绍道,超日从原先的4.7亿元评估值再到重组方介入后的30亿元投入,各部门都花了很大力气,做了充分的安排。但这些安排的前提是,保证重组通过。“我们这次是9方投资人来对超日进行重组,9方都要协调,应该说是一个不易的方案。”
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看,一家公司的破产重整有一个时间表。更重要的是,超日需要“保壳”。
如果重组不通过,超日的“保壳”时间已所剩无几。
崔乃荣说,所谓的“保壳”,是指超日的2014年年报各项指标要满足保壳条件。推出该报告的前提是,超日必须要清偿全部欠款、法院对重组方案予以裁定、超日资产变现、获得注入资金,并力保恢复经营、净资产和净利润都为正、主营业务在扣非后也要为正值等。
“假设该方案没能成功,理论上讲还有第二次机会,但是实际上如果要启动新的重组方案,重组各方商议时间可能会较长。即使有新方案形成,再发公告并再次召开债权人会议也需15天以上,此后还需要法院在12月31日前,将新方案执行完毕,实际上超日破产重整和保壳时间已经不允许,最终它将走向清算,债权人也不可能拿到其他的补偿。”
“如果没有通过,需要第二套方案。而目前,协鑫和其他8家投资人并没有制定别的重组方案。”协鑫集团的另一位内部管理层也透露。
崔乃荣强调,目前的重组方案也是衡量了超日的“保壳”时间、法院执行时间点等多个因素后,做出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