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转型需谨慎
记者:据了解,晶科的电站业务将拆分上市,晶科对这个板块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经过行业调整,光伏制造商向下游电站转移,向能源供应商的方向转型这一趋势是否正日渐凸显?
李仙德:从晶科的角度来看,我们前期是制造商,如果我们进入下游电站领域,就会成为一个能源供应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型。为什么我们要搞分拆上市呢?因为我们整个管理层认为,晶科的业务类型里有投资也有制造,这两块业务没有区分导致我们公司并没有被资本市场正确认识,我们认为晶科的市值还是被低估的。晶科是一个美国上市公司,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电站投资的政策是不够敏感的,加上我们还这样夹着制造板块,导致一些资产没有被正确评估,但其实我们的运营情况是非常不错的。因此,晶科要就这两种业务模型做分割上市。
电站投资业务从启动到现在已有两年,经过了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在这个板块仍然保持谨慎推进。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并持有200MW的电站资产,2014年我们计划完成400MW的电站建设,此外的项目储备也有1GW。晶科非常重视从制造商到能源供应商的转型,这是我们相当重要的战略方向。晶科在光伏制造业领域已经巩固了自身的优势,但向下游的延伸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路径,分拆上市的计划会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完成,届时我们将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融资平台。
制造企业进入应用市场是目前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晶科在行业里是比较早做这件事的。这种转型中,大家都比较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光伏电站的前期投资非常大,而后期的运维成本则相当低,后续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可观的。制造企业向电站运营商转型,更应该关注的是其资产周转率,从光伏产品到电站,这个行业的资产周转率是很快的,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记者:行业经过一轮深度调整,有公司破产,有公司渡过了难关,也有像晶科这样继续巩固优势的。您如何评价目前的行业格局?
李仙德:从制造端来说,光伏制造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意味着成本上的优势。加上目前中国的光伏制造商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技术,整体来看,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全球仍然是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在应用市场方面,欧美国家有更好的电网结构,更完善的金融平台,这是他们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美国、欧洲,接下来仍会是持续、稳健的发展阶段。但中国应用市场则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政策上的调整,补贴资金需要通过政策细则发放到位,当然还有电网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35GW其实不是很大的量,但35GW的背后,怎么让这个行业持续发展才是最考验政府和领导人的,同时也考研我们这个行业的智慧。
光伏行业从2014年开始,整个市场的需求每一年都是上升的,2013年需求在35GW到36GW之间,这样的趋势2014年会持续下去,接下来可能还会有15%到24%的需求增长。但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说美国双反贸易,各种市场压力需要解决和疏导。此外,最大的关注重点就是中国分布式政策的推进。我认为,光伏行业应该引领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原标题: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专访:光伏应引领新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