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英利逻辑囧途 会成为下一个尚德吗

发表于:2014-08-02 00:00:00     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万晓晓


介入上游原材料的一体化模式,也是最初英利敢于掀起价格战的重要因素,自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事态很快发生了转变。英利寄予厚望的多晶硅公司六九硅业,在成功试产后,英利1号院里挂上了“全球最完整产业链”的牌子。

当时有媒体报道,彼时,苗连生豪情万丈,“英利说涨就涨,说不涨就涨不起来,全世界的话语权在我这”。光伏行业定价权似乎已握在手。

没想到,2010年8月,六九硅业于正式投产,2011年财报即宣布计提。当年财报显示,英利的六九硅业公司大幅计提22.8亿元,同时商誉减值2.7亿元——这预示着,豪赌多晶硅战略失败。直至2013年的财报,英利仍受困于多晶硅原材料的风险,“我们的多晶硅成本可能高于市场水平”。

不过,英利很快发现,国开行及商业银行已经无意于光伏制造板块的贷款,更多放在电站投资贷款上。

于是,这两年,英利再出豪言,开始了“挥师发电新战场、决战千亿战略”。苗连生宣布,将投资千亿元,在国内开发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15-17GW。力争两年后,进入国内下游发电前两名。

在本报的采访中发现,也有人认为,与A股市场不同的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三年不盈利即要退市的要求,虽然继续融资有难度,但只要有正常的现金流运转,或许也有熬下去的可能。

而外界认为英利未来可能会向好,得以熬下去,更多是来自于苗连生的“背景”。认为军人出身的苗连生,与地方政府关系深厚,不会像“科学家”出身的无锡尚德施正荣那样无人支撑,最终受到供应商和银行的挤兑。

“英利毕竟是河北省独一份的光伏大户,比较容易获得政府支持,但现在对银行来说,流动资金不收回,短债到了延一下,就已经是最大支持”,一位银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我们要有超前的目光,要率先看到新能源市场的未来”,这是英利新能源掌门人苗连生所有经营逻辑的最后目的。但低迷的资本市场表现,沉重的债务危机和紧绷的资金链,英利能否走完最后一公里,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