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作为近年来国内光伏发电另一个发展较快的地区,甘肃省已在敦煌、金昌、嘉峪关等地区规划了7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目前甘肃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35万千瓦。
汪宁渤对记者表示,随着一批电网配套项目的建成,甘肃的新能源限电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据他介绍,就电力外送方面而言,其中包括已经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的甘肃酒泉——湖南株洲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望于今年开工,该项目建成之后,能够支撑甘肃1000万千瓦风电以及四五百万千瓦光伏的并网需求。
除了加大外送能力外,甘肃省提出的另外的解决措施,还包括增加就地消纳能力、以及通过发展相应的水火电增加调峰能力。
在此前发布的《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中,甘肃省表示,将依托甘肃风、光、水、生物质等资源禀赋条件,以产业协调发展和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为重点,实现风光电与水火电协调发展、电源与电网共同发展、调峰问题有效解决、就地消纳显著增强的目标。
汪宁渤认为,根据中国的光伏发电的资源禀赋而言,在西部地区发展大型地面电站是保证其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与此同时,远距离大规模外送,将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花大力气解决。
“限电”问题有望缓解
根据甘肃省的发展规划,2015年底光伏并网装机将超过500万千瓦。这一目标,在2013年即获得了极大的推进。
据汪宁渤介绍,甘肃已核准的光伏发电“路条”大概为500多万千瓦,而仅2013年一年,全省的光伏电站投资规模就达到了380万千瓦,共建成投产了80多个项目。其中,仅12月份一个月就并网了200万千瓦。“目前已经并网的是93个,前几年积累的只有10多个。去年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年初的预期,确实是比较‘恐怖’的事情。”
在汪宁渤看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去年年中出台的新的电价补贴政策有关。
根据2013年出台的电价补贴政策,甘肃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一类资源区,将享受0.9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该政策同时规定,在2013年9月1前已经获得备案(核准)的项目,如不能在2013年年末投入运行,将只能享受新出台的0.9元/千瓦时的补贴。
“许多项目正是为了抢在2013年前并网,以便享受1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才出现了大规模的抢装潮。”汪宁渤称。
不过,在装机规模大增的同时,电网的输送能力、调频调峰、电量消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调峰为例,甘肃全省最大负荷只有15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已经超过了1100万千瓦。“大家都知道,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波动性、随机性发电,需要为之配备相应的火电、水电等进行调峰。但说实话,在去年投资这么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时,根本没考虑调峰的问题。因此,甘肃电网公司现在是难受得不得了。”汪宁渤介绍说。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