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在4月份把B轮融资做完,大约3000万至3500万美金,之后就开始启动IPO,会开始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的流程,这个流程差不多要跑两到三个季度”,3月31日,中盛新能源CEO佘海峰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中盛新能源已经在2013年底完成重组,这是公司的第二次转型,未来,包括佘海峰在内的所有团队,都将只在这家要做IPO的公司任职。B轮融资主要是为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电站项目提供资金。
新模式
在佘海峰看来,这一次转型,就像是从做建材转向去做整个建筑,“英利全球每年的销售量是SolarCity的近50倍,但是它的市值只有SolarCity的1/10,这就是制造企业和做下游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企业的价值所在”。
从金融危机之后,中盛新能源开始避开光伏制造业的价格厮杀,进入下游市场。
与同行近两年才启动下游市场相比,这个时间差为公司赢得有利的先行条件。“5年前的光伏下游行业,全球都在起步阶段,在人才和讯息的获得上也更为容易,在参与一些国际光伏电站招标时,我们通常都是唯一可以参与招标的中国企业,而今天,在电站EPC环节,ABB、西门子这样的公司都慢慢进入,难度则大得多,要求提供已建成案例也成为一道门槛”,佘海峰表示。
去年,中盛新能源电站业务占整个收入比例的50%,国外市场占公司总业务90%的比例,毛利率约在18%至20%,而光伏制造业利润率则不到10%。
据了解,公司具体业务模式为三种,一是卖EPC服务和运营服务,二是自己开发、投资电站,然后运营一两年卖掉,再有是其中卖电的收入。
“其中,第二种销售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卖的电站其实是个优良的金融资产,收益率稳定、现金流可预见,毛利率约在30%左右,但这需要比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比较多的资本金,这也是公司上市的目的”,佘海峰说。公司期望在2018年以前,全部销售来自于下游电站业务,而公司的组件销售则完全服务于内部下游的需求。
佘海峰说,我们现在就是像房地产商一样,自己建EPC的电站和投资的电站,自己做物业,等到物业做大之后就会把物业公司独立出来,去接其他的单子,就像万科物业独立了一样,形成自己的一些技术和服务水平、服务品牌,这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背水一战
在此之前,中盛曾错过一波上市行情,由此展开“面对死亡”的转型。
在2005年中盛光电刚成立的时候,主要从事光伏制造,“中国当时也有几家开始做制造业,比如尚德。我们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尚德做组件,我们也做组件,它做电池片,我们也做电池片,后来尚德做硅片我们也做了硅片。当时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我们的榜样。” 佘海峰说。
在当时的一波浪潮中,中盛光电也曾想跟随大部队赴美国上市,公司曾在2007年、2008年成功完成了几轮私募,却在刚刚启动上市的一个礼拜里,遭遇了金融危机。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使我们就此错过了,而当时在美国资本市场IPO的很多光伏公司,每家至少拿到1亿美金,但是我们当时没有赶上”。佘海峰说。
跟着别人走的三年,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晰,止步IPO后,中盛光电却发现,别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拿到钱后,迅速用来扩大产能。
“这种以自有资金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当时,银行也愿意给光伏企业放贷,但是成本非常高。贷款扩张的速度跟自有资金扩张的速度相比是完全不一样”,佘海峰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再去跟随,是看不到方向和未来的,因为别人手里的武器和平台已经完全跟你不一样”。
这种阴差阳错,迫使中盛光电第一次战略调整。今天的佘海峰回忆起来,这是不得不做的转变,在无法同样扩张产能的情况下,得重新找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