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游离于中国光伏产业之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经历“井喷式”发展后,首次被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及相关部委纳入细节规划范畴。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围绕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优化能源布局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等四项基本任务。重点抓好北京海淀区等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大型公用建筑、工商企业、观光农业、居民住宅等领域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协调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好项目建设、并网接入和金融支持等配套服务。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逐步降低发电成本,力争2020年光伏发电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下达了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相较于去年11月发布的《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此次全国装机量总规模由12GW增加到14.05GW,其中地面电站由4000MW上升到6050MW,分布式8000MW保持不变。
“目前部分省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企业介入的激情与实际行动形成了强烈反差,18个示范区中,甚至有相当部分都没有动工。国家能源即将对18家分布式光伏产业园区进行的‘摸底’,适时进行合理调整是必要的。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商和系统运维商,大猫新能源的疑虑更多来自怎样才能给那些盲目进军分布式光伏领域的项目开发商一个完美的‘定制’方案。”日前,大猫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毅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光伏电站区域分化明显
记者:从过去的一年来看,国内光伏产业的规划性文件无不紧盯分布式,由此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的总体目标,分布式总量超过地面电站,加上各省、各市甚至各工业园区层层补贴的推动以及地方优惠政策的诱惑,以至于发展势头迅猛。你如何看待国内分布式2014年的8GW装机目标?
李毅: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及国家能源局在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上的积极性。分布式光伏产业的规划细则的不断出台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相对科学的产业布局的调整。但应运而生就是企业如何针对这一新生事物,找到符合产业发展初期的商业模式。
在长三角江苏、上海、浙江等一线城市,多数优质屋顶项目和地面项目显得供不应求;但在多数城市,例如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由于前期电站建设过量、需求有限。同时因各省市以及园区补贴的差异和用电电价的差异,更多项目开发商更理想参与的项目大多囤积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山东地区。这就导致项目的过渡集中以及竞争态势的过渡集中,其未来潜在的隐患势必加深。
部分城市分布式光伏资源过渡争抢实际上源于政府与开发商的不谋而合。很多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园区开发,借此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整体的发展,以保证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情形在部分城市尤为突出。所以,针对分布式光伏,政府如何理性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尤为重要;同时作为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产物,如何从新定位,如何有效介入也非常重要。作为分布式光伏的先进入者,大猫新能源定位为“电站项目投资商”和“电站运营维护商”。针对我们自己的项目,我们也在尝试性地探索属于我们企业自身的“定制化商业模式”,以期实现光伏电站项目趋向完全商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