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的火电、水电,光伏电站的发电单元数量、故障点(汇流箱、电池组件)也大幅增加,而且占地面积大、设备数量多,运维人员少、新人多、人员稳定性不够,其运行周期又长达20多年,应该说这些问题一直是制约光伏电站规模的主要因素,在世界范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所以不难理解早期我国的特许权招标最大的规模也就30MW,那么,对于当前动辄50MW、100MW,甚至200MW以上规模的电站,在运营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故障预测?故障有效诊断?如何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简言之,在运行过程中到底有没有问题?是否可以大规模发展?
从2011年初至2012年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中电投黄河公司、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发展问题立项研究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初期在西藏桑日10MW电站、青海乌兰50MW电站、格尔木一期200MW电站进行了试点,后期又陆续在多个电站进行了实施,尤其在国电内蒙古四子王旗100MW电站,通过再次研究、研发(由木联能软件公司与国电内蒙古公司联合针对国电集团推出国电光伏发电智能MIS系统),最终证明,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是可以进行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发的,而且通过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进行光伏电站日常管理,另一方面,系统效率可以提高6.71%(通过逆变器、组件的性能提升以提升系统效率,1%也是极其困难的)!以国电内蒙四子王旗100MW电站为例,系统初始投资约120万,以5年计算系统的生命周期,共需投资约200万元,产生的效率是多少呢?以年发电1800小时、电价1块钱计算,每年可直接产出多发电的经济效益约为1200万元,5年为6000万元,投资回报率约为1:30!
时间来到2013年底,通过在数个大规模电站的实施,包括龙羊峡水光互补320MW、共和200MW、格尔木两期共300MW等多个电站,最终证明通过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成功解决大规模的光伏电站的各种运维问题,为我国光伏电站的规模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从而真正实现了以科技进步带动行业乃至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