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专利证书
公共汽车不需要燃油,也不用外接电源充电,只是依靠车顶上的多组
风力发电机组和
太阳能电池板,便可以满载乘客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昨日上午,石家庄海关驻邯郸办事处李俊昌向人们展示了他亲手设计的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图形,以及专利证书。这是一款真正能实现零消耗、零排放、零污染的
环保公交车,他现在最大愿望就是,让这辆车从图纸上开到马路上。
奇想:让风能和太阳能一同发力
李俊昌今年48岁,工作之余对新能源开发、利用颇感兴趣。3年前的一个晚上,他看到手表通过“发条”和齿轮能够不停地匀速运转,萌生了如何让汽车不用燃油也可以快速行驶的想法。
他先是在自行车上搞起实验:车子前筐部位安装一个风车作为动力来源,发条与齿轮连杆相互连接将动力传递到自行车驱动轮。但现实中,上满劲的发条持续给力的时间有限,一旦没风还得靠人力,由此推断汽车依靠发条提供动力就更不现实。
经过近一年的冥思苦想,李俊昌无意中发现一些城市路灯照明由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随即受到启发。他认为太阳能概念车早已问世,因为动力有限、行驶距离短等因素未能形成产能。依据白天光照强时风力弱,夜间光照弱时风力强的自然规律,如果让风能与太阳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汽车提供动力,或许可以破解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这一世界性难题。
于是,他开始对各种车辆的使用率、节能效果、路况等实际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将顶部面积大、采风、采光效果好的公交车定为研究的实例。
成果:3年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方向、目标确定后,李俊昌开动脑筋查阅大量书籍,同时咨询、请教有关专家、业内人士,制定出了详细的研发计划和步骤:选择体积小、效率高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光电转化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板、质量好动力足的电机、材轻质优的蓄电池、适合改装的车型等。
由于汽车顶部面积有限,而风力发电机不仅体积庞大,而且需要塔架和基座固定,如何增加风力发电能量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难题。
李俊昌对国内外大量厂家进行全面综合比对、筛选后,惊喜地发现一款小型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虽然只有1.32米高,可额定功率高、启动风速低,非常适宜安装于汽车的顶部。
选好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装置,接下来就是协调电池组与电动机,以及车体大小、载重量的关系,使各个环节既可以匹配,又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李俊昌不厌其烦经过数千次测算、修改,于今年3月份成功设计出了一款长7.995米、宽2.54米、高4米,车顶安装有10部风机和19.9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的纯电动公共汽车。
7月31日,李俊昌发明的新型汽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车辆名称为“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专利号是ZL201320101873.2。
特点: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
据李俊昌介绍,他发明的电动汽车与太阳能概念车相比,除了发电量多,动力足,续航力强外,还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转。
相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普通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实现自行连续充电,属于真正意义的环保型电动车,动力全部来自清洁能源。
测算:公交车每年节省7万多元
为证明纯电动公交车的经济、实用性,李俊昌还以邯郸市36路公交车为例算了一笔账。
36路公交车从起点高开区新科园西门至火车站,往返一趟19.2公里,每天每辆车跑7趟共行驶134.4公里。经向司机核实,每百公里平均耗油20升,每辆车一年大约花费7万多元。而使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公交车使用年限长达17年,是燃油车的两倍,由此可节省一大笔费用。
当地有关人士认为,从理论上讲,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完全实现了零消耗,零排放,零污染,但要让专利成果真正走出图纸,还需要技术、资金、消费观念、实际运行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检验。
太阳能汽车发展现状
1978年,世界上第一辆太阳能汽车在英国研制成功,时速达到13公里。2003年澳大利亚太阳能汽车比赛上,由荷兰制造的“NunaII”太阳能汽车取得了冠军,它以30小时54分钟的时间跑完了3010公里的路程,创造了太阳能汽车最高时速170公里的新世界纪录。
1984年9月,我国首次研制的“太阳号”太阳能汽车试验成功,车顶安装2808块单晶硅片,自重159kg,车速每小时20公里,可连续行驶100km。2001年全国高校首辆可载人的太阳能电动车“思源号”在上海交通大学诞生,但蓄电池容量偏小、续航能力有限、敞开式车体设计使迎风阻力较大,目前还无法成为真正的代步车。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