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英利的企业文化一直被外界关注,比如“像部队一样管理”、强调“共产党员先锋岗”。听说公司内部还会不时搞一些政策、市场形势的学习会和宣讲会,您是如何考虑的?
苗连生:集团做政策、市场形势的学习会和宣讲会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个是行业发生危机的时候,一个是工作最忙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做?首先在行业发生危机时,最需要稳定员工的思想和士气,通过学习会和宣讲会能稳定员工情绪,同时让大家对未来发展有所了解和判断。在工作最忙的时候开会,能让大家减压,让员工胸怀大一点、看得远一点、不要让眼前琐碎事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也是培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战略思维。我们现在马上要成立10个省级总公司,一、二把手都要从公司内部选拨出来。如果平时不关注政治经济形势,不注重学习,很难被提拔上来。
国外很多机构也在分析我们的企业文化。集团好时有人想挖我们的人,不好时我们的人也没有离开过。设置共产党员先锋岗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党员的强大执行力和带头作用。我们车间的铸锭炉旁边就竖着“党员先锋岗”的牌子,就是要处处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结构表和发展党员程序图遍布每个车间。在英利,全体党员佩徽上岗,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团结身边的员工拧成一股绳。每次开展生产会战的时候,都会有员工火线入党。
中国企业要和世界同行比武
记者:最近北京及河北的雾霾天气一直被人诟病,河北更是有多个城市排在污染严重排行榜前十名中。您有什么感触?
苗连生:要发展经济,不解决环境问题肯定不行。发展新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我们本身生产的就是清洁能源,每年减少2亿多吨温室气体排放。做人和做企业一样,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还得为子孙后代考虑。
记者: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有何建议?
苗连生:中国光伏产业从娘胎一出来,还没练爬就扔到德国市场,跟武功高强的比去了,在欧洲练就了一身国际化的功夫,建立了稳定的团队和法人治理结构,非常不容易。2010年我们在南非世界杯赛场上打出“中国英利”四个汉字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们为国争光,但我跟外界说,我们是沾了国家的光。借助中国入世10年,全球经济低洼效应,人们对中国的好奇感,中国企业才会更受关注。现在全球经济已经低迷到底了,正在逐步复苏。这正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博弈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要走向全球化,必须有更多的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大胆宣传,积极推动,到国际舞台上亮相。争取利用10年、20年的时间,建立更多的国际化品牌,在全世界提升中国“智”造的可信度,把欧美的份额挤点出去,占领未来发展的一席之地。我们将在明年的巴西世界杯上更多突出“中国风”元素,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国的光伏产品,到时品牌冲击力肯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