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内蒙古太阳能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为内蒙古的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扬州发布的《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市被评为近五年全球经济增长前20名城市,并位列第二。为了形成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呼和浩特赛罕区在2012年加大投资,准备打造百亿规模光伏产业基地,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然而这一切随着中国光伏产业遭欧美双反而接近破灭。
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让很多光伏企业还没有“问世”,就已胎死腹中。
王书林(化名)在2010年开始着手建单晶硅厂,制定计划、寻找合伙人、筹措资金、联系销售渠道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万事俱备,2012年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意工业园区开始建设,但是随着“双反”的冲击,整个内蒙古的光伏业跌入了低谷,这样的大环境让还没有进行生产的单晶硅厂变成了“烂尾楼”,几千万的投资化为了泡影。
“辛苦”的一年
受“双反”影响的光伏企业不单单是王书林一家,内蒙古多家光伏企业在2012年过得都比较“辛苦”。
在呼和浩特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中,记者从几位从事过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口中了解到,内蒙古的光伏产业大部分靠出口,本地应用或者外销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双反”对于内蒙古本地光伏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2012年,可以说是内蒙古光伏进行调整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无数的小厂子经受不起冲击,选择破产,中型的光伏企业也多在亏损,但他们选择坚持。规模比较大的光伏企业订单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整体效益直线下滑。
投入大、回报慢,这是人们对于光伏市场的总结。
“光伏企业的前期投入一般都是很大的,比如我们的园区计划投入在17.6亿元,但如果按照每年收益在3个亿左右,加之每年的损耗,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本钱,这还是在销售没有遇到问题的前提下。”内蒙古荣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甘良烈说。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沈浩平表示,现在内蒙古光伏企业经营得好的并不多。
发展遇瓶颈
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问题到底在哪呢?
呼和浩特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上,SEMI中国区总裁陆郝安对于中国光伏发展的瓶颈做了一个分析,而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内蒙古,则是整个分析的主体。
内蒙古光伏的光照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是光伏发展的瓶颈之一,广东、江苏、内蒙古、青海,四个省区中,内蒙古的日照峰值数和光伏电站内部收益率均排在前第三名,但是2012年使用光伏发电电量却排名倒数,“电力外送”是解决光照资源丰富地区的必然选择。
内蒙古光伏电价有着明显优势,但却与应用市场存在错位。正因如此,光伏制造全产业链都存在向西部能源基地转移的空间。西部能源基地在电池和组件制造的潜力最大。投资环境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成为关键因素。
产能过剩是整个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提高产品竞争力则成为了光伏企业下一步的重点。
光伏企业的春天来了
2012年可以说是光伏发展低迷的一年,2013年的一系列政策,似乎让这些光伏企业不禁感慨“春天来了”。
今年五月,为鼓励光伏产业的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相关政策支持。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俊生表示,通知中对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组件产业链和相关配套产业,每投资20亿元配置1亿吨煤炭资源。鼓励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与现有发电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大型多晶硅企业新建自备电厂,形成硅电一体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自备电厂投产前,享受直供电电价,不高于0.38元/千瓦时。对符合资源配置条件但不要求配置煤炭资源的项目,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贴息、风险投入等支持。在同质同价条件下,区内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优先采购本地生产的多晶硅(单晶硅)原料、组件。
“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光伏国八条’),‘光伏国八条’主要集中在用户侧光伏应用、电价补贴、补贴资金管理、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和土地政策六个方面。此外,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有市级管理和审批权,并对入区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赵俊生说。
此举被视为国家扩大国内光伏市场的信号,也是近两年来国务院头一次以光伏为命题出台的正式文件。
沈浩平表示,“光伏国八条”出来后,建立一个产业集群、招商比较重要,但是更多的是要用本地的市场化引领本地的制造业,不能倒着来。
光伏的发展前景也被看好,在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会便宜于火力发电。
利好政策的出台,让人们对于光伏又有了信心。来参加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的一位赵先生,就透露自己已经看好了时机,准备在光伏产业大展拳脚,希望自己可以建立一个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