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利、正泰、中盛光电等大小光伏企业打着“一站式太阳能电力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大旗,向下游渗透消化产能。不少“门外汉”和资本大鳄也应声而入。近日松辽汽车投资22.8亿投资新疆、甘肃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投资房地产起家的郑建明四度抄底江西赛维、海润光伏等企业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例。
不止一位大佬表示,中国光伏产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在下游,但一窝蜂的转移是否会让行业再现当年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下游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重拾下游
1年前,投资光伏电站的很多企业还在采取独立电站运营商(IPP)的方式。1年后,光伏企业和刚刚进入的资本已经更加青睐BOT模式。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这种模式对资金的回收能力较好。一般来说,建设装机规模10兆瓦以内的光伏电站,4~6个月即可完成,建好后转手卖给下家。据业内人士推算,一座电站的毛利率预计在30%~40%。即便光伏电站建成后未能及时转出,也可以通过卖电,10年内逐步收回成本。
而这种情景似乎是光伏设备产能过剩的重现。几年前,由于光伏板价格下降,国内光伏产能以接近100%的速度激增,但补贴等政策尚不明确,国内电站建设速度较慢。而经过业内人士测算,光伏电站组件价格已下跌超过30%,这让电站建设成本减少约20%,原有的外销通道由于欧美双反而不定,“建设-经营-转让电站”成为转移风险和保有收益的手段之一。
光伏之所以迅速涌向下游,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7月15日推出的“国八条”无疑成为企业的定心丸。
在规划中,除了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较之此前的规划提高了75%。对于消纳,国八条明确指出,“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的要求;而针对资金,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对其电站投资业务给予了低成本的贷款支持,并提供一笔较大数额的授信,此外,国家还将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光伏电价高出部分用基金补贴。
不仅是光伏,风能也持续向下游转移。《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吉瓦以上,但当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吉瓦,且经历2011和2012年的增速放缓后,2013年开始,海南、山东、广西等省份均有多个密集的风电项目获批,且风电发展开始呈现从内陆向海边转移的趋势。
尽管业内对产业转移处于观望状态,但各路资本的举动已迫切地表达着一种期待,即所投的电站或风场将成为一种消化产能的模式,一台帮助其解决资金链困境的“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