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公布中欧价格承诺谈判“和解”的短暂喜悦之后,出口配额这一严酷现实又摆在了95家参与谈判的光伏企业面前,出口配额到底怎么分配已经成为这些企业此时最大的疑问。而为了能抢食重新分配的蛋糕,企业们已经悄然展开了一场争夺配额的战争。
欧洲市场萎缩
7月27日,一则《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该声明是由全联新能源商会、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可再生能源商会、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光伏产业联盟5家中国行业商会共同发表的。虽然声明并未公开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价格、配额等详细信息,但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各退一步之后,中欧达成的最终价格承诺安排将光伏产品最低限价设定为每瓦0.56-0.57欧元,并限量为每年出口7GW。
目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的价格大概在每瓦0.5欧元到0.52欧元之间,韩国和我国台湾等竞争地区的价格约为每瓦0.6欧元,欧盟光伏产业的价格约为每瓦0.77欧元。业内人士分析,对参与价格承诺的企业来说,该结果如属实则等同于提价10%,仍保留一定价格优势和部分欧洲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纷纷称,“目前价格、配额还没有官方权威的说法,在8月6日将会公布。但是无论承诺价格到底是多少,这一价格将成为95家参与谈判企业的对欧出口的统一价格。”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表示,“价格承诺实施后,我国光伏企业的成本优势将下降,欧洲当地电池板制造商竞争力加强,不论出口上限到底是多少,以后欧洲市场这块蛋糕会大幅萎缩。”
中国去年对欧盟的光伏面板销售金额达210亿欧元。以每年出口7GW的限量来说,相对于欧盟去年15GW的新增装机容量,显然被限制到了欧洲市场的一半以下。
“我国光伏电池板现在产能在30GW以上,假如出口欧洲上限真的为7GW,今年国内要消化10GW,其他由新兴市场消化,这个压力将是非常大的。”林伯强说。
而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光伏面板制造商今年的出货量总计有望达到22GW-23GW。
配额分配惹争议
“目前有很多企业在欧洲市场退出了,龙头企业也有很大幅度的减少,比如晶澳太阳能从去年的欧洲市场占40%到今年已经降为20%,英利从60%降到40%。”中投顾问光伏研究员任浩宁告诉本报记者。
但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如今在欧洲市场库存量颇高。据媒体报道,中国光伏企业在4-6月对欧洲出口大增、导致存货增加约2GW,上半年中国光伏面板生产商对欧出口产品已经达6.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