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来”的未来
在许多场合,刘汉元总不忘宣传光伏发电的宏伟前景。
“如果将中国西部100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的1%架设光伏发电,即1万平方公里所发电量就足够目前全中国使用!”
而对制约光伏发电的关键因素——成本,刘汉元十分乐观,“很乐观地告诉你,它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今天的成本已经是书上(《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写的2015年的成本”,在6月7日的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他对本刊记者说。
刘汉元用“种瓜得瓜”的譬喻进一步解释:“到目前为止,中国光伏发电的成本已基本上可以控制到6毛钱到8毛钱,加上合理的收益利润,可以用1块钱甚至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低于1块钱的成本生产,在条件好的地方半年就可以把成本收回,差一点的地方一年可以收回来。而光伏组件可以稳定使用20~30年,也就说我们种一个瓜,可以收获20~40个瓜,好的地方可以得到50个瓜。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这是一种空前的能源生产方式。”
继美国实施对华光伏“双反”制裁后,6月初,欧盟委员会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初裁结果终于落地——从2013年6月6日起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在此期间双方未能达成新的和解协议,将从2013年8月6日起将反倾销税提至47.6%。
刘汉元认为此次“双反”,“欧盟成员国里绝大多数国家是反对的,百分之七八十的行业参与者也是反对的。只是个别企业、人员在自身利益驱使下进行的”,而这种“爱告状的小男孩”的行为,实则出于对中国光伏产业“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某种意义上讲,损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