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亿元到100亿元,再到200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资金缺口不断扩大。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有望从8厘/千瓦时上调到1分6厘/千瓦时,这意味着每年至少可实际征收400亿元左右的资金。目前该方案已上报,如果顺利最快可能在7月前后出台。
业内专家认为,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的同时,还应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将补贴和产业规模直接挂钩,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发放流程,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向普通用电企业和家庭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两部分。其中,电价附加收入占到绝大份额,也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进行补贴的唯一资金来源。电价附加从2006年开始征收,最初是2厘/千瓦时,2009年11月提高至4厘/千瓦时,2011年12月提高到8厘/千瓦时并一直延续至今。
但这笔资金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入不敷出,已征收资金和实际补贴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缺口为13亿元,2010年缺口20亿元,到2011年缺口已达100多亿元,2012年更是增至200亿元左右。
“按8厘/千瓦时的标准,理论上每年应收电价附加约400亿元,但由于各种减免政策政出多门,征收过程管理不规范,发展基金实际年收入不到200亿元,而且其中约180亿元用于风电补贴,而用于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则严重不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记者。
在这种情况下,“寅吃卯粮”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行政流程繁复,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延迟发放的时间越来越长。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规定,当年的电价附加收入补贴给当年发电上网的新能源企业。然而,推迟一年能拿到补贴已算“及时”,这使得企业资金紧张并形成大量“三角债”。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大概有300亿元的补贴资金没有发到企业,其中200亿元是流转原因,100亿元是缺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