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中欧双方在涉及光伏双反问题谈判时“谈崩”。5月24日,中欧“光伏案”首轮谈判就是在双方的各持己见中不欢而散。代表中方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宣布谈判破裂后表示,中方已经提出了务实可行的价格承诺方案,但欧方直接回绝了中方企业的谈判方案,也不回应谈判工作组提出的问题和解释。
早在2011年9月和11月,欧盟就分别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提议在6月初开始向中国征收反倾销关税。此后,中欧双方曾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个层面进行过多次沟通但并没有取得进展。
光伏产品是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欧光伏的“双反”诉讼不仅关系到中国对欧210亿欧元的出口额,甚至关系到业已危机四伏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存亡。因此,诉讼案不可能不引发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5月23日和24日,在瑞士和德国进行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多次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表态:欧盟的对华“双反”措施“损人又不利己”,中方坚决反对。
虽然在5月27日声明的最后部分,中方表示这场会晤是有“建设性”的,但是双方在语言上的多回合强烈交锋却暗示着案件的解决并不容易。
目前,中国商务部仍有官员留守布鲁塞尔,随时准备与欧委会再次进行谈判。
密集轰炸
中国与欧盟之间就光伏“双反案”摆出的激烈姿态,表面上看是一场金额巨大的贸易博弈,然而,实质上则有着更深的战略意义。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都在寻找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全球经济从衰退的漩涡中走出来。而在各国已经描绘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中,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成为主要背景。欧盟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已经制定到了2020年。
出于战略考量,光伏产业已经远远高于一般市场产品所含有的意义。各国对于新能源的高度重视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光伏产品的频频发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