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国内光伏产业来讲,业界专家却认为,无锡尚德的破产重组或是拐点标志,整个行业有望进入“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尽管去产能的过程很痛苦,但唯有这样中国光伏产业才会走出阴霾。
不可否认,尚德的倒下只是国内光伏产业大萧条的一个缩影。前几年,在超额利润的刺激下,不仅一些已投产的光伏企业大幅增资扩产,众多的光伏行业“门外汉”也手握重金进场投资,最终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从2005年至今,嘉兴市光伏企业也经历了这样的大起大落。2005年嘉兴市光伏产业销售产值仅有5亿多元,而发展至2011年嘉兴市已拥有光伏企业近百家,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占浙江省光伏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2012年受大环境影响,嘉兴市不少光伏企业也遭遇了产能缩减、资金链吃紧的状况。
如今,如何熬过产业的“寒冬期”,破解“生死劫”?再次引发了光伏企业深深的思考。嘉兴市昱辉阳光副总裁唐骏表示,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增强自身实力,然后静待市场新一轮的繁荣。而合理的战略规划、有效的成本管理以及持续的创新就是昱辉阳光“过冬”的主要招数。
光伏产业面临深度整合
内外交困之下,众多光伏企业顿感空气稀薄。可以预见,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定是个痛苦和纠结的过程;爆发式增长的年代已然远去,成百上千家光伏企业必须面对一次持续久,层次深的大调整。这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殊为不易。
3月20日,保利协鑫能源、英利绿色能源深度战略多边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作为光伏行业两大巨头企业,双方将在供应链、生产链和电站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此次英利和保利协鑫试图实现光伏产业链从硅料到组件的纵向整合之举,将打造光伏行业的坚强供应链,也意味着光伏这一新兴行业的深度整合真正来临。
就在双方签约的同一天,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约为23吉瓦,同比增长10%,出口额约为128亿美元,上一年同期出口额为22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