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啸中仍扩张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需求大幅下降。但国内厂商仍在逆势扩张产能。
转折点来自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需求大幅下降。但国内厂商出货量仍在逆势上涨,巨大产能过剩导致光伏电池价格大幅下滑。
施正荣创造的财富效应加上行业本身利润高、门槛低,让投资蜂拥而至。尚德之后,陆续有天合光能、赛维LDK、英利绿色能源等数十家光伏企业赴美上市,延续着造富神话。一些小企业也层出不穷,浙江省高峰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万千瓦以下。
光伏组件价格从2011年的每瓦1.4美元下降至目前的0.7美元每瓦。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一路下跌到目前全面亏损。
自2011年以来尚德电力股价长期徘徊在9美元,此后一路下跌,去年长期在1美元徘徊。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而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达3500万千瓦,可以满足全球光伏电池的安装需要。
即使这样,行业大佬仍未放缓产能扩张的步伐。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而言应该迅速压缩产能、压缩成本,以现金为王,但是包括尚德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仍在扩大产能。”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表示。
2007年尚德的产能只有360兆瓦,2012年这一数字跃至2400兆瓦。英利绿能不甘落后,2012年英利出货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产能竞赛死局
对方不扩大产能,己方扩大的收益为最大,当然要扩;对方扩大产能,己方不扩,损失最大,最后还是要扩。
在寒冬中,不仅是尚德、英利,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等出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现在是全行业亏损,比的是亏损多少。”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日前表示。
“在光伏大船上,嘈杂无序的状态将随着一批人的落水而改变。”面对行业困境,苗连生2012年初表示,早等着这一天。
市场观察人士李彤用博弈论做了分析:单方扩大产能,可以获得五方面的收益: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土地税收政策优惠、资本市场的追捧银行的追加信贷、品牌知名度。从博弈论角度看,扩大产能是必然选择。对方不扩大产能,己方扩大的收益为最大,否则收益为零,当然要扩;对方扩大产能,己方按兵不动的损失最大,如果奋起直追可将损失减小,最后还是要扩。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