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多晶硅的价格从100美元/公斤涨到了300美元/公斤,黑市接近400美元/公斤。施正荣还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沾沾自喜,在国内其他竞争者被原料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无锡尚德早早地控制住了成本。他借机进一步扩大产能。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迅速打破了整个市场的虚幻憧憬,多晶硅价格暴跌,施正荣被他的长期供货订单套牢,资金链紧张,被迫进行裁员。如果不是时任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亲自出马,施正荣很难在当年拿到银团的30亿贷款。“实际上,尚德现在发生的一幕四年前就应该发生了。”
“他判断多晶硅价格10年内不会低于100美元。”一位尚德离职技术员工告诉记者,施正荣的许多投资决策也基于这一判断。因为担心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施正荣2007年决定在上海开建非晶硅薄膜生产线,耗资超过2亿美元。
到了2011年,多晶硅价格跌破50美元/公斤。“当其他公司从市场上采购便宜的原材料时,尚德不得不继续按长期协议价购买,最后坚持不住,又付出了一大笔违约金解除协议。” 2011年,尚德花费2亿美元的代价解除了与MEMC的长期协议。同时,多晶硅价格的不断下降让制造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优势荡然无存,施正荣又只好停掉非晶硅生产线,改生产多晶硅电池,这一折腾让他最少损失5000万美元。“在中国太阳能薄膜科研领域,他是教父级人物,但在商业方面,他的决策经常多变。”一位泉州的太阳能企业主告诉记者。
光伏产业需要顶层设计
某种意义上说,施正荣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
“国内太阳能企业面临如此困境,政府也脱不了干系,各地太阳能规划一哄而上,真正应了那句话,中国人要什么什么贵,中国人做什么什么贱。”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这几年同行业的竞争惨烈。
从产业角度,中国光伏产业看似高科技行业,实际上就是一个来料加工。“太阳能产业是明显的‘两头在外’的行业,一方面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产品低价销往国外,利润越来越薄。但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使得大量资金跟风投入,中国光伏产业一片繁荣景象。”
2001年全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年产能不超过2MW,而到2008年这个数字则超过了20GW,扩大了约1万倍之多,更为惊人的是这个数字到2011年则扩大到了2万多倍,也就是约50GW。这种爆炸式扩张的恶果不久就显现。
随着国外需求乏力和海外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业从2011年起进入困境。“中国很多制度方面的东西没有跟上,一直到行业不行,才想着来拯救,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一名无锡尚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几年之前,光伏企业就开始极力游说政府,要求提高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以便能够推动国内市场的销售,但由于势弱力微一直无果。直到地方政府开始游说发改委,这一进程才加快。但从目前来看,形势依然不妙。根据今年两会后公布的上网电价征询意见稿,发改委有意降低补贴力度,从原先1元/千瓦时根据区域不同分别降低。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向光伏行业。“国外双反,国内冷淡,光伏企业的苦日子还没有尽头。”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