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施本人又出现太多的投资失误:先是2009年在成都启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以失败告终;紧接着在上海投入3亿美元建造的50MW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被迫整个关闭;此后,与MEMC长单解约令尚德损失至少2.12亿美元;而耗资1.07亿美元收购日本MSK股权后却未能在日本市场占到便宜。
去年爆出的GSF反担保骗局更瞬间把施正荣推上风口浪尖,并成为后者失去CEO职位的直接导火索。
诚信遭疑 走下神坛
在反担保案背后隐伏的更严重问题则是商业诚信。
“其实所有的事情从诈捐开始就显露端倪。”一位了解“诈捐案”内情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诈捐本质上就是为了转移资产。
至于借亚洲硅业实施“利益输送”、借尚理投资完成“资产转移”等事件则早已为媒体揭露,令施身处嫌疑却百口莫辩,昔日光伏英雄终于走下神坛。
而多年前,恰恰也是部分媒体的“造神运动”将施正荣送上了这个神坛。
“过去媒体确实把他捧得太高了。某种程度上,施正荣是被“捧杀”的。”海润光伏CEO杨怀进谈到这里唏嘘不已。
在这场集体“造神”的背后,地方政府亦难辞其咎。
作为尚德的诞生地,无锡市对尚德的扶持可谓不遗余力,甚至连概括城市精神的口号中都有“尚德务实”云云,而鼓励企业盲目扩张的一大推手亦藏身其间。2009年次贷危机后市场突现井喷,外界误以为行业见底:于是,企业疯狂扩产,政府和银行则对光伏项目大开绿灯。
“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地洒满全球,超越国界、种族的藩篱。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它能成为我们与未来沟通的另一种语言。”
这个精彩段落出自施正荣2009年写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封公开信,如今读来却殊为吊诡,只因每个人都想知道:尚德和施正荣还有没有未来?
无锡尚德神话落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