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继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国家电网公司将支持范围扩大至风电、天然气等所有类型分布式电源。今后,单位个人不但能用分布式电源给自家供电,还可将用不完的电卖给电网。
在自家建一个微型发电站,不但可以自给自足,富余电量还能转手卖给国家电网,这事的确看起来很美。既为居民节约了用电开支,又为国家提供了电量,还有利于节能降耗,低碳环保。专家指出,如果在建筑物的屋顶建设一个50千瓦的小型光伏电站,一年就能发电6万千瓦时,这就相当于每年节约了24吨标准煤。目前我国生产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全球55%,享用的太阳能“绿电”却不到世界的5%。老百姓可卖电给国家电网,有望告别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大大加快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步伐。
不过,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百姓自发电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几年前,上海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十万家庭太阳能屋顶计划”,如今只留下一户百姓“自产自销”光伏太阳能发电。户主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还不无自嘲地说,“就算做做实验,探索上海太阳能屋顶发电的可行性。”因此,在推行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之前,有关部门应认真做好调研,有针对性地出台配套措施,确保政策的善意从梦想照进现实。
首先,补贴购电。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是制约居民自发电的主要障碍。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屋顶光伏发电站造价3万元左右,按照现在4毛一度的收电价格,差不多得18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不包括后期维护费用。事实上,居民自发电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具有环境效应,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在这方面德国经验值得借鉴。该国不仅敞开怀抱欢迎太阳能“绿电”,而且给予约0.57欧元/千瓦时的高收购价,是煤炭发电上网电价的5倍多,从而极大带动了居民安装太阳能屋顶的热情。短短几年内,全球大约有一半的太阳能面板已悄然爬上了德国屋顶。
其次,简化审批。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审批环节繁琐,收费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太阳能发电的发展速度和建设热情。被称为居民发电第一人的北京市民任凯就曾向媒体抱怨道,根据北京市发改委的规定,他首先要缴纳交由具备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还要城市规划、环境评价、土地等审批报告,“这些报告全下来估计要50万,而我这个项目都建好才花4万,这不是笑话吗?”鼓励百姓自发电,就不能照搬一般性的操作程序,有关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办理标准,尽量简化流程,降低或取消收费,为公众大开绿灯。
再次,物业跟进。现在,很多居民住的都是商品房,楼房屋顶属于公摊面积,不属于个人,有自发电的意愿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可以引导物业方和业主委员会,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确定屋顶开发权的归属,既解决居民自发电的场地问题,也能有效盘活资源,为小区公共管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