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凡是出口到欧盟的光伏组件产品,都会在欧洲各国海关被强制预登记。尽管预登记制与双反的追溯期并无必然关系,但消息一出,还是在市场上引起了较为浓厚的恐慌气氛。
浙江一家光伏企业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欧洲客户要我们停单子,理由是从6号开始所有到目的港的货柜将会被登记,如果反倾销成立,并有追溯的话,将会被征收更多的税收。”所幸,这家企业的单子不大,生产紧急停了,没造成什么影响。
山东的一位人士称,11日接到客户邮件说要退单,而这批货几天后即将到港,客户说风险太大,余款不想付了。
面对欧盟强制预登记所引发的部分欧盟光伏进口商恐慌性拒绝中国光伏产品,分析师Dr.Jason Tsai表示,退单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中小型欧洲客户。对他们来说,资金实力不强,市场规模不大,没有必要进行风险分摊。
“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供应商说好由他们承担可能的税收风险,二是组件价格上进行让利。”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大厂基本都这样做。像英利就给客户承诺,如果欧盟进行追溯,那么他们会替客户承担这方面的费用。
浙江某上市公司的人士表示,这次欧盟“双反”因为规模比美国“双反”来得大,客户因而更害怕,不愿意承担风险,比如欧洲的承建商。但是贸易商不同,如果谈的是CIF价格,组件会给出优惠,他们可以趁机赚一笔。
从以往美国“双反”、欧盟及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例来看,从来没有出现过追溯的情况。此次预登记主要是为了如果欧盟今后如果要追溯,便于操作。
“双反”影响
Jason Tsai预计今年二季度德国的需求量并不大,比较平淡。不像往年由于FIT下调幅度大,而引发连续三个季度安装旺季。去年四季度以来,德国没有超过10MW的大型电站安装,预示着德国将进入屋顶光伏市场,但这个市场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