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欧盟关于“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登记”的一纸声明再次震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尽管欧盟方面有官员声明此举与双反调查无关,但登记的结果肯定会有助于其未来作出和执行双反决策。根据欧共体/欧盟数10年来在国际贸易界赢得的“欧洲堡垒”名头,根据欧盟企业与政府诿过他人“不正当竞争”而逃避自身努力调整的一贯倾向,根据欧盟不合理的对华反倾销制度,这回对华光伏双反调查居然以美国光伏产品成本和价格为基准衡量我国产品有无“倾销”,欧盟最终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是大概率事件。面对欧盟双反威胁,我们的以牙还牙措施是一种不可排除的选择,因为这样做有助于通过让对方付出一定代价而威慑企图未来对我们实施保护主义措施的人。然而,单纯依靠贸易报复措施并不能直接帮助国内光伏产业走出困境,毕竟欧盟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因为本土光伏产品的价格已经决定了国内市场基本上是国货的天下,欧盟产品进不来也扩大不了国货已经很高的市场份额。既然如此,中国光伏产业如之奈何?
当务之急当然是在保证货款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生产和出口步伐,尽可能赶在欧盟双反措施之前把出口订单生米煮成熟饭,我们的港口和海关也需要为此多多配合。事实上,去年9月份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后,近几个月来我国光伏企业出口订单和出口速度已经明显加快,以至于产业寒冬中出现了小阳春气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以下措施多管齐下:
首要任务无疑是启动和扩大国内市场,帮助国内产业度过产业寒冬。中国光伏产业自形成之日就是高度出口导向的,2010年之前98%的光伏组件产品出口欧美市场,2011年这项比例仍然高达90%,而美欧又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在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祭出“双反”武器时,启动内需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广大、这个行业国产品价格大幅度暴跌又给国内市场需求上升创造了条件。既然2011年中国占全球实际GDP份额已达14.3%,与整个欧元区相等,而目前欧盟光伏市场为20GW,那么中国“十二五”计划制定的22GW-25GW目标就并非虚无缥缈、无从落实,而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只要成功启动国内市场,美欧的“双反”就不可能打垮、消灭中国光伏产业这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