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太阳的资本故事还在演绎中。
几十位债权人在到上海证监局讨要说法后,又于2月4日下午奔赴上海市政府维权,得到的答复是,政府不能绝对保证投资者利益,政府只能尽力挽救公司,如若企业破产,10亿本金公司还不掉的部分由政府出面,跟相关部门及专家协商后由担保机构凑齐。
市场上,2月6日,ST超日在经历3个跌停之后,再度收跌,报收4.23元,自2月1日复牌以来已连续下跌17.22%。“11超日债”在复牌首日暴跌23.26%后,周三又下降4.86%,收于75.9元,再创新低。
无论超日事件如何演绎,结局如何,给市场各方的反思却是深刻的。为什么在超日太阳业绩大变脸期间,“11超日债”还能顺利发行?更近一步的疑问则是,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超日太阳加速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今日局面或难以收拾
目前,投资者在担忧超日债下月付息能否顺利完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该债券到底还本能力有多高。中金公司分析师张莉认为,“11超日债”基本是超日太阳唯一的长期债务,即使公司短期内采取变卖资产等手段先行偿付短期贷款以及公司债利息,但债券未来能否还本仍将面临较大风险。
1月18日,超日太阳在流动性风险化解方案的公告中称,公司正在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催收、出让已具备变现条件的海外电站、根据未来经营方案采取瘦身策略尽快处置境内非核心资产、转变经营思路自主生产和代工模式相结合等四项化解方案,来回笼资金,力争按时付息。不过有分析认为,这些方案短期内操作的难度都很大,很难为公司带来实质现金流,从而有效化解支付危机。
即使超日太阳能顺利偿付3月7日高达8980万元的债券利息,但该公司后续还本付息仍存在较大风险。事实上,“11超日债”是去年3月上市,发行量10亿元,期限为5年,债券无担保,增信条件上弱于其他债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公司披露实际控制人股权基本已全部质押,部分资产也已设定抵质押。
“基于以上情况,即使公司通过催收以及变卖资产获得一些流动性,首先受偿的会是短期债务债权人,而‘11超日债’将由于尚未到期、无担保而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实际上短期变卖资产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公司未来经营,从而进一步损害公司未来偿债能力。”张莉表示。
事实上,超日太阳面临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于低评级发行人,在银行获取长期借款非常困难,往往发行的企业债、公司债都是他们唯一的长期债务,且债券增信方式大都较银行借款宽松。因此,在债务人出现流动性风险时,企业债、公司债债权人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