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不同文化中间的溶胶
除了对本职业务或者专业的掌握,成为高情商的职业人永远都会为自己加分不少。体现在跨文化的公司里面,能够主动帮助其他文化的职业者积极的融入企业的主流文化,增加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人群的理解和融合,让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和“文化咨询师”,也是增加自己竞争力和职业口碑的良好途径。人群之中,约有80%的矛盾是因为信息沟通的不到位而造成的。如果能够成为团队里的融合剂,帮助不同的人群相互理解,将这种沟通损耗降至最低,我相信在任何文化背景的公司里,你都会成为大家信任的团队协调者。
我们用一种“心墙理论”来协助你与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交流。大体来说,我们将人的内心世界分为内外心墙,而所有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外心墙高内心墙低的人群,外心墙低内心内墙高的人群,内外心墙都低的人群以及内外心墙都高的人群。美国人更偏向于是外心墙低而内心墙高的人群,简言之,就是刚相处的时候非常的随和,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他们对个人的隐私却保护的非常好;而中国人是倾向于外心墙高而内心强低的人群,即刚认识的时候并不好相处,但是了解了之后却可以分享很多隐私的类型。了解了人际交往的这种频率,实现“跨文化交际”也就变得没那么复杂和困难了。
除了以上因素,当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
当我们的企业和公众都慢慢理性的用职业者的本质-即一个人的能力、智慧、情感智商、职业信誉来判断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的职业环境才会变得更加公平而职业者也会更加勤勉。也许对“海归”的质疑,就是公众走向理性的开始,智慧的职业者,更应该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