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本身是投资类产品,要考虑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资金的成本挺高,而且收益有不确定性。民企的现金流较难维系,这决定了国企在投资电站领域还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的。”辉伦太阳能董事长蔡济波说。
“比的就是看谁经得住亏”
即便是国有企业进来,也难逃全行业亏损的状况。
“国家大量补贴,投资企业大量亏损,制造企业大量亏损。现在新能源企业,十家有八家在亏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国有企业在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时,更多的是从战略层面考虑,提前进行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业务经济性的考虑被排到了其次。历次特许权项目中爆出的低价可以佐证这一点。
不惜亏损的低价竞争屡屡在新能源行业爆出。如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中电投报出的最低0.6101元/千瓦时的价格已接近陆地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而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一般是陆地风电的2至3倍。
2005年成立的中海油新能源在此后的六年时间一直亏损,直至2012年开始扭亏。“中海油能够持续六年亏损,仍保持扩张,比的就是看谁经得住亏,民营企业哪玩得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这一不符合经济理性的举措,却是央企发展新能源的比较优势。
事实上,从财务上而言,国企进军新能源并非一门好生意。除了中海油、华电这样直接成立新能源子公司亏损多年的央企外,国有资本参股的新能源企业的日子也过得艰难。大连重工参股的华锐风电的业绩报表也是不忍卒读。
按照目前的情势,若这些身陷债务的光伏制造商被国有资本接手后,仅偿还债务一项就是巨额支出。但有着强大国有银行、政府兜底的支持下,国有企业似乎对亏损有着更强的忍受能力,这也是赛维、尚德遭遇破产危机时外界纷纷猜测应该是国有资本接盘。
谁比谁更有效率?
在这一波新能源浪潮中,国有资本也并非完全一无所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布局肯定有助于更长线的未来增长。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