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市场化的“驰援”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牵扯面极广,又十分需要社会各界呵护的新兴产业,在产、学界普遍看来,“救” 是必然,如何“救”才值得探讨。
细数近三个月来频繁发布的光伏业新政,大致可归纳为宏观面与微观面两类。
宏观层面,9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其规划显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此规模是目前国内规模的近6倍,也是最早规划目标的4倍;
此后不久,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和国家能源局召开“金太阳示范工程工作座谈会”作出决定,年内“金太阳”示范工程安装量由年初既定的1.7GW目标调整为3GW,增加额度近1倍。
而在系列光伏新政中,“金太阳工程”及国家电网制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测试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出台的《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等,可谓“宏观与微观”作用兼顾,不仅从产业层面支持了光伏业发展,更将中国光伏业引向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分布式发电上。
微观层面,10月26日,国家电网召开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新闻发布会,提出未来将对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富余电力全额收购。
国家电网此举受到了业界热烈欢迎,因为这给一直以来困扰光伏业的“并网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至于光伏业上下认为行业将就此迎来转机。
随即,国家开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将重点确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业授信额度。此中,“六大”为赛维LDK、中能太阳能、尚德电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阳能等;“六小”为阿特斯、晶科、中电光伏、锦州阳光、海润光伏和大全等。
这份“建议”中所提及的企业涵盖了我国光伏业技术、产业链最为领先、全面的企业,成为了很多面临困境的企业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而11月1日,商务部官网正式发布商务部2012年第70号和第71号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并将该项“双反”调查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
虽然系列驰援之举的长远成效还有待观察,但在光伏并网难题实现突破,电价补贴额度等细节等将陆续出台之际,人们对光伏业的信心已越来越强。
国信证券:关注国内多晶硅“双反”(荐股)
PVInsights:单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