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生证券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撇除约10%的重复征税部分,尚德此番的实际“双反”税率为35.97%,天合为23.75%。包括英利在内的其他59家应诉企业则适用30.66%的平均税率,这一数字比之初裁下降约5%。其他未应诉的企业将面临260%以上的“双反”税率。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子公司SunEdison高级副总裁Kevin Lapidus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平均而言,终裁的关税税率较初步裁定时有所下降。
未扩大征税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务部此次否决了美国议员和部分美国制造厂商的一项请求,即将征税范围扩大到用非中国大陆产太阳能电池组装而成的中国大陆太阳能面板,这让那些组装太阳能面板的美国公司为此欢呼雀跃。(编注:美国廉价太阳能联合会估算,若美方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美国将在未来3年内损失5万个工作岗位。)
但牵头呼吁扩大征税范围的SolarWorld对上述结果并不满意。当地时间10月10日,该公司宣称,美国商务部的决定恐怕会鼓励中国大陆生产商只是将电池生产转移至附近国家和地区,以避开美国的税负而已。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中国光伏企业选择采购海外电池片,或者将电池片环节进行海外代工。
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在大陆以外设厂有其局限性,除了台湾地区,似乎没有太好的选择。Martec迈哲华(上海)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称,许多企业都说要去美国设厂,不是说中国企业在美国没有厂,尚德和英利在美国都有厂。但是为什么做不大?就在于美国成本实在太高,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物流成本等都比中国贵,而且跨国管理非常难。
曹寅说,很多企业想去东南亚地区做,比如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但这一做法有利有弊。“为什么不在这些国家地区大规模发展?光伏非常讲究整个体系的优势,包括物流、工人素质、原材料的及时供应、电力的稳定供应、水资源的供应。人力资源只是最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全部。东南亚这种地方,越南算是比较发达的国家,但电力经常短缺,物流体系非常糟糕,供应链这块儿更不用提了。”
“美国光伏企业First solar也在马来西亚设了一个生产线,但结果并不好。”曹寅说。
相比美国的只盯住电池片环节,欧盟的调查更为严苛,涉及硅片、电池片、组件,如此一来,中国大陆光伏企业要想通过海外代工的方式绕开制裁显然并不可能。
美国的风向标作用
国内一家光伏巨头市场部人士称,该公司将继续上诉,等待11月份的ITC投票表决。“另外,这个惩罚性关税是每年审理一次的,因此在年底时,我们也会进行进一步申辩。”
事实上,美商务部对华光伏电池终裁,对中国企业的最大影响并不在美国市场本身。民生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称,美国的双反高额税率将影响欧盟走向。
曹寅称,在整个国际贸易体系里,大家都是有样学样的。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它的判例是可以拿到另外市场当做判例直接引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定11月23日作出终裁。如届时作出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换句话说,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的“双反”终裁,正好撞上美国大选。
“美国这次不是就事论事,光伏‘双反’的背后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曹寅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