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2011年中国光伏产值约4500亿元,直接从业者40万人,间接过百万。一个利国利民的战略新能源行业,在内忧外困之下,被陷入绝境。全行业性亏损,遭遇美国双反。中国光伏企业或集体退出美国市场,光伏巨头如何实现突围是业界人士探讨的焦点。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国内光伏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产业内部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光伏产业园在推动光伏产业“大跃进”式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过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产业园区的规划应当与产业结构相结合。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园的建设主要是受政府因素主导,单纯的以光伏项目属性、对当地财税方面带来的影响来判定项目是否应当实施。而这从根本上忽略了光伏产业整体发展状况、地方经济长期发展战略,导致盲目上马光伏产业园区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产能过剩、结构失调埋下了重大隐患。
同时,我们在产业园区规划过程中,过多的采纳地方政府官员的看法,对第三方独立咨询顾问机构的重视力度不够,高层官员很难放下身段跟专家平等商谈,从政出身的官员成为了经济决策的中坚力量,导致光伏产业发展没有任何章法可循。地方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应该是决定光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政绩、财税、就业等因素则应“靠后”。
另外,光伏产业园区规划过于“和谐”。地方政府以新能源产业为藉口,大规模上马光伏产业园区就成了当务之急,研讨会、总结会、规划会等均成了“走过程”。某些并非专业的第三方咨询顾问机构一味“迎合”领导意见,大大扼杀了光伏产业规划的客观性。光伏产业项目成了众人称颂的、必须上马的良好工程。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我国光伏产业规划过程中,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应当成为地方政府“强势的智囊团”,为政府提供客观中肯的意见、建议,为前期项目可行性调研做好基础。而且我们还应当避免可行性研究成为简单的“可行性确认”,客观地给出否定性结论也是值得我们颂扬和鼓励的。